“世博园内的一砖一瓦,一车一灯,节能减排新技术的应用可谓无处不在。毫不夸张地说,国际上目前最先进的节能、环保、生态技术,都已被囊括其中。”在初具规模的上海世博园中,一位负责园区建设的工程师说。
即将于2010年5月1日开幕的上海世博会,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的综合类世博会,也是第一次把“城市”作为主题。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一个美丽的童话,还是可以期待的未来?引致生态恶化和环境破坏的城市发展模式,显然不是理想的答案。上海市常务副市长杨雄在一次发布会上提出,“低碳世博”将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核心理念。这将成为上海世博会的最大特色,也是上海对世界生态和环境难题雄心勃勃的挑战。
漫步在尚未完全竣工的世博园内,绵延一公里的“世界轴”俨然已成为一条“低碳环保示范走廊”。足球场大小、喇叭状开口的“阳光谷”相当吸引眼球,它上采阳光,下蓄雨水,预计能为世博园区提供5万立方米生活用水,相当于世博园区规划用水量的一半;园区内80%以上的夜景照明灯采用LED(发光二极管)灯,预计在不减少亮度的基础上可以节省90%的能源,将成为全球最大的LED集中示范区;主题馆、世博会演艺中心等多所场馆的外墙已种植大面积的垂直绿化,将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
最大的亮点是世博园内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主题馆屋顶远看像蓝色海洋,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单体建筑太阳能屋面。中国馆、世博中心、演艺中心等主要场馆设施及部分国家的自建馆,在屋顶和玻璃幕墙上也都安装了太阳能电池。园区总装机容量超过4.68兆瓦,有望成为国内乃至亚洲最大规模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园区。
被誉为“东方之冠”的中国馆主色调是中国红,以层层出挑的造型设计,在夏天自然形成上层对下层的遮阳。白天,中国馆的顶部和外墙上的太阳能电池蓄存电能;晚上,高科技的冰蓄冷技术利用夜间用电低峰时的电能制冰,再到白天释放冷源,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天然能源。
除主场馆外,高架人行道、世博轴景观大道等世博会期间人流密集的区域,将统一铺设以木屑、花生壳、椰子壳、亚麻、秸秆等植物纤维为原料的新型环保材料“塑木”,可以百分之百地回收利用。排碳大户“汽车”也将得到有效遏制,代表着新能源动力、零排碳的氢能燃料电池车,将作为世博园区及周边公交线路的主要车辆大显身手。
此外,来自伦敦的零碳社区,就像一个没水、没电、没热的“原始洞穴”,却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高碳排放带来的舒适体验。由大豆纤维制成的瑞士馆,可被生物自然降解。使用网状、透气性良好的革新性建筑材料的德国馆,能防止展馆内热气的聚积,减轻空调设备的负担。被称作“云中水滴”的世界气象馆,以人的“皮肤”来比喻其墙体外层,使整体建筑不仅防风、防雨,还能透气,并将以结构紧凑的多媒介形式讲述“气象、城市、人”的故事。还有许多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场馆,都将以不同的方式展示最新、最先进的低碳环保技术。
难怪一位在上海世博园建筑工地工作的项目经理说:“在这里,每天听得最多的词就是‘低碳’、‘环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