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沈阳“二战”文化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11年11月09日15:57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二战 沈阳 文化遗产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文化载体 文化品牌 九·一八 日本战犯 东北军

沈阳“二战”文化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这里打响了1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这里曾经被侵华日军关押过数千名来自6个国家的盟军战俘;这里曾审判过中国战场上的日本战犯……

专家提出:沈阳是“二战”的起点和终点,“二战”文化具有不可替代性

11月8日,中国近现代史料学会副会长、省委党校教授王建学以独到视角提出,作为“二战”的起点和终点,沈阳市所蕴含的“二战”文化,是一个具有国际性的文化品牌,着眼于“九·一八”事变、“二战”盟军战俘营、沈阳审判日本战犯的世界意义,应该将其捆绑起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即使在短时期不能实现,也要朝这一目标努力。王建学坚信,总有一天,沈阳的“二战”文化遗产能成为继清文化遗产之后的又一世界性历史文化遗产。

沈阳拥有丰富的“二战”文化遗产

王建学教授认为,之所以说沈阳拥有厚重的“二战”文化,在于这里有相当多的“二战”文化载体,目前已保留下来的就有北大营三幢原东北军营房、盟军战俘集中营、沈阳特别军事法庭(现北陵电影院)、沈阳关东军司令部等老建筑,这些建筑是历史的舞台,它见证了沈阳人可歌可泣的抗战精神和抗战过程,也见证了侵华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在沈阳,不仅有许多抗战文化的老建筑,还有王铁汉、沈阳义勇军等很多抗战的代表性人物,还有冒着生命危险搜集侵华罪证并提交给国联(现在的联合国)的‘沈阳九君子’,在他们身上,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

沈阳打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一枪

王建学说,研究世界“二战”史会发现,德军进攻波兰发生在1939年,日军偷袭珍珠港、德军进攻前苏联发生在1941年,而早在1931年9月18日夜,以东北军北大营守军独立第7旅第620团团长王铁汉为代表的东北军,不顾“不抵抗”命令,向侵华日军开枪还击,这不仅打响了中国14年抗战最雄壮、最坚决的第一枪,也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第一枪。从这个意义上讲,沈阳还是世界抗战的起点。

沈阳“二战”文化表现出惟一性

王建学说,深入挖掘沈阳的“二战”文化会发现,随着沈阳特别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审判的结束,“二战”史在这里画上了句号,可以说,沈阳的“二战”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不可替代性。

王建学指出,首先,1946年东京审判只是对28名甲级战犯进行了审判,而大量的乙、丙级战犯,特别是作为抗日战争主战场的中国战场上的日本战犯,主要是通过沈阳审判来惩处的,所以东京审判不能算是“二战”落下了帷幕。而随着沈阳审判的结束,才算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真正意义的彻底结束,给“二战”史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其二,沈阳的“二战”文化因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带有标志性的主要历程而最具完整性。另外,沈阳的“二战”文化在很多方面还表现出惟一性特点。譬如,“二战”盟军战俘营所关押盟军战俘中,有包括英美在内的6个国家的战俘,71个准将以上军官,其国别之多、级别之高,尚没有哪个“二战”集中营可与其相比。

本报记者 孙全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沈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