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葬纺织品难掩“金”光 记者张艳华 通讯员梁富盈 摄
托着遗物的垫板上的7个小孔尤如北斗七星图 记者张艳华 通讯员梁富盈摄
12月21日,随着“三合土”棺椁顶盖一层层地开启,棺椁内保存下来的遗体遗物也一一出现在大家面前,在棺内环境总体偏酸的情况下,墓主的发髻保存尚完好,一件陪葬服饰难掩金色光泽,且保存仍较完好。托着遗体遗物的垫板在清理过后,也呈现了“北斗七星图”。
墓主发髻保存尚完好
昨日上午,上思县文物管理所大门紧闭,不仅大院的铁门外有公安民警执守,就连进入办公楼的玻璃门也关了起来,由该县文体局一负责人负责把守。前两天还出入自如的记者全部被挡在了玻璃门外,一切都是因为一直颇受关注的“三合土”棺椁当日要揭开最后的面纱。
“三合土”棺椁已经由发掘地搬到了文管所,并将在这里开启棺木。出于文物保护等需要,文管所设置警戒线,非专业考古人员,未经同意,不得随意进入。记者只好在门外守候消息。
9时许,专家组的一名专家向记者通报,当日的工作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将棺内遗体遗物清理出棺;二是在工作台上对遗体遗物进行保护处理;三是对棺木进行保护处理。专家表示,在工作的过程中,他们将分别安排记者进入现场,让记者在规定时间内了解现场的一些情况。
9时15分,记者第一次进入了开棺现场,除了消毒水味之外,没有闻到异味。考古组、文物保护组和医学组的专家们各司其职地忙碌着。
走近棺椁,往里一看,遗体遗物由一块黑色的木板托着,因为施工队伍挖掘时,误以为“三合土”棺椁为大石头,没有多加注意,棺椁曾从约2米高的土方上滚落下来,垫板已向棺椁的底端倾斜,遗体遗物也多靠近棺木的底端。
棺壁以及棺内的遗体遗物都呈黑色,且显得非常潮湿,但头颅仍能很快辨认出来。仔细一看,颅骨上一根根头发清晰可辨,一些纺织品将部分颅骨遮了起来。另一块较大的遗物外包裹着一层呈金黄色的纺织品。专家们在棺椁的一角,铺上了一层较厚的塑料膜,上面放着两块专家刚从棺内清理出黑色的物体,专家现场分析认为,这两块黑色物体有可能是后人用草灰为墓主制作的枕头。
10时20分,记者第二次进入开棺现场,遗体遗物已被全部清理出棺,此时已能清晰看出颅骨上蒙着一层似麻木的纺织物,墓主的发髻由发簪固定在颅骨上,较好地保存了下来。细看这发髻,甚至能分辨出这个发髻中有不少白发。
陪葬纺织品难掩“金”光
记者第二次进入开棺现场后发现,托着遗体遗物的垫板下方铺着一层约1.5厘米的草灰,草灰的厚度并不是很均匀。由于棺内较潮湿,这些草灰已全部变成泥浆状,专家们用类似小铲子的工具将这些草灰清理出来,同时对这些草灰进行取样,以确定其具体的构成成分。
清理遗体遗物的工作台就设在棺椁的一侧,医学组的专家们正慢慢地打开包裹遗体的纺织品,从中找出人体组织。据了解,由于棺内环境总体偏酸,遗体的肌肉等软组织已腐烂,基本消失。
但工作台的纺织品,却掩“金”光,显出了黄灿灿的色泽。记者在工作台边,发现这些湿湿的纺织品中,有一如小手指般大的部分突了出来,用肉眼看,可以透过这双层的纺织品看到对面的物品,这件纺织品织得非常稀疏,薄而透。纤维也比较粗,类似常见的麻料。
经过专家的初步处理鉴定,棺内的纺织品确成金黄色,材质可能属丝绸或麻,而蒙头颅骨的纺织品则有可能是麻布。但纺织品的最终质地需要详细地检测分析才通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