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视一套热播的《李小龙传奇》再次掀起“功夫”热潮,让国人一起怀念这位英年早逝的巨星。李小龙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他的功夫出神入化,造就了西方的中国功夫热;他也是最早在好莱坞占据一席之地的华人影星。《点评李小龙》一书以独特笔法介绍了中国“武王”的人生传奇,展现了这条“龙”为追求理想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揭示了他众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汽笛声响起,“威尔逊总统”号邮轮缓缓起航。李小龙告别了生活多年的香港,奔赴美国。“威尔逊总统”并没有直接横渡太平洋,而是转道向北,前往日本的神户、横滨。这是一个什么都稀缺的国家,唯独不缺拼劲。短短十几年,日本就从一个满目疮痍的战败国中走了出来,日本人也以一种积极、隐忍的姿态开始重建国家。
面对陌生的城市,李小龙站在高高的船舷后,驻足良久,最后,他选择了呐喊,他突然明白了,任何迷惘和彷徨都是暂时的——日本人都能在逆境中奋起,中国人为什么就做不到?我李小龙为什么就做不到?终有一天,我要让全世界都知道李小龙!
邮轮再度起航,离开了寒冷的日本,前往火热的夏威夷。1959年5月19日,在经历了19天的海上航行后,“威尔逊总统”号终于抵达了旧金山。到旧金山后,李小龙用Bruce·Lee(布鲁斯·李)这个名字办理了户籍证明。为了等大哥李忠琛前来会合,李小龙开始自己找出路。起先,他在餐馆做杂工,每天拖地、擦桌子、刷碗,勉强度日。后来,凭着自己的勤快和俊朗的外形,又被提拔为服务生,生活才稍稍有了一些改善。
来到旧金山后,李小龙也没有放松对武术和舞蹈的练习。有一次,李小龙在住处练舞时被父亲昔日好友文世伯的儿子撞见。文家兄弟见他舞技如此精湛,就劝他开办一个恰恰舞培训班来赚取生活费。在文家兄弟的帮助下,李小龙联系到了一处社区,在他们的礼堂开办舞蹈课。尽管收费很低,还是应者寥寥,郁闷的李小龙只好对着空荡荡的礼堂打拳发泄。
两个月后,李小龙的大哥李忠琛也来到旧金山。但李忠琛已经接到了明尼苏达州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然而李小龙却没找到合适的大学,兄弟二人不得不分手。从李小龙后来的发展看,这次分手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如果不是这次分手,李小龙所走的也许就是另外一条人生之路,这个世界很可能失去一位叱咤一时的功夫巨星李小龙,而多了一个普普通通的李振藩。
[龙战于野]
好莱坞之痛
从初到西雅图到女儿出生,李小龙在美国已经整整度过了12个年头。在这12年里,有辛酸,有欢喜,有困难,也有希望,可李小龙自始至终都不曾放弃,不幸的是,李小龙在1970年初的一次练功中腰部严重受伤,整个上半年几乎都是在病床上度过,李小龙借此机会阅读了大量武学专著,对已经形成的截拳道思想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完善和补充。
三十而立,从1965年起,李小龙就一直在为打开好莱坞之门而奋斗、而坚持。如今,一晃5年过去了,李小龙在美国武术界已经是响当当的人物,也是当时身价最高的明星教练,但好莱坞的大门却始终没有完全向他敞开。这次休养虽然耽误了事业发展,却给了他充足的思考时间,究竟是好莱坞出了问题,还是自己出了问题?
“30岁,时不我待啊!”李小龙如是想。与其坐等机会,不如主动出击!李小龙想起了两年前的那个大胆的计划——拍一部由他自己主演、淋漓尽致展现中国功夫的大制作电影,尽管那个计划因为种种原因而被暂时搁置,但李小龙觉得,现在,时机已经成熟,是到重新出手的时候了!
李小龙把想法告诉了好友史达令·施里芬。施里芬觉得以李小龙在美国武术界的巨大声望和多年来在电视剧中积累的人气,已经在美国掀起了一股中国功夫热,现在的确是一个实施大胆突破的好机会。
经过一年多的创作和讨论,《无音笛》的剧本终于完成,并且很快获得了华纳兄弟公司高层的一致肯定。但华纳公司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要求:《无音笛》的全部外景都必须在印度拍摄。李小龙对此很不能理解,印度的环境和氛围与中国完全不同,在那里拍出来的东西能称之为中国功夫片吗?最后的结果是,华纳取消《无音笛》的拍摄计划。
这给李小龙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但骨子里从来没有“服输”两个字的李小龙没有被打倒——只要还有一口气在,他就要为了理想而坚持不懈地战斗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