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
大型中国交响音画《清明上河图》9月10日晚在国家大剧院歌剧厅进行了国内首场演出,演出圆满成功,观众反响热烈。同时作为国家大剧院奥运演出季国宝级音乐大典的中国音画《清明上河图》音乐会也拉开了中国交响乐团2008-2009音乐季的帷幕。李岚清同志出席并观看了演出,出席音乐会的领导还有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中国音协名誉主席吴祖强、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沛东、中国交响乐团团长关峡,以及音乐界的专家等数十余人。
中国音画《清明上河图》取材于故宫博物院典藏的传世国宝《清明上河图》。作曲家史志有在黄河两岸曾采集民俗民风长达二十年之久,收集了很多的豫剧、曲剧、越剧、四平调、民歌素材,此次他将这些珍贵的资料融入进《清明上河图》的音乐,历时五年,几经修改,运用独特的音乐解读方式,整个作品的创作理念和技法是传统民族调式加上西洋元素、现代手段,最终将《清明上河图》解析为十五个主题画面,以十八首色彩不同、风情各异的乐曲完成了这一伟大画作的音乐画卷,放大了历史画卷的局部和细节。
在音乐中,画卷上形形色色的人仿佛生动鲜活起来,朴实而具有中国胡琴语言的音乐色彩贴切地描绘出古代盛世的市井风俗。
《清明上河图》是以胡琴为主奏的协奏组曲,在大剧院的首演中,海内外享有“胡琴皇后”美誉的演奏家宋飞演奏了二胡、坠胡、高胡、中胡、板胡、二弦、京胡、低音胡等多种民族乐器,描述着汴城两岸的劳动人民生活的百态写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