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张立群解读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

2010年10月21日11:37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张立群 解读 十七届五中全会 公报 十七届 五中全会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仅靠经济规模扩大难以迈向全面小康

  [主持人]:好的,网友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公报》有这样一句话,制定“十二五”规划,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决定性的意义基础”。我们怎么理解这个“决定性意义呢”?

  [张立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二大提出来的,就是到2020年建成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发展水平更高的这样一个全面小康的社会。面向这个目标,应该说,我们在“十一五”期间在经济的总量,在经济的规模扩大方面,我们迈出了一个很大的步伐。

  [张立群]:但是,实现更高水平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样的一个小康目标的话,仅仅有经济规模的扩大是不够的。它需要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协调,人的发展和自然之间这样一个协调,包括与经济的发展相联系的这样一些经济体制、机制这样一个不断的完善,也包括我们这个人从社会角度来看这样一个制度规则,包括政治体制方面不断的完善。

  [张立群]:而实现这些目标,我觉得“十二五”规划提出了这些任务是关键性的。比如说,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的思路来全面的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我们国家的繁荣。比如说我们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比如说我们要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那么通过这些方面的工作,我想它就会使得我们国家在建设全面小康方面走上一个更高水平的一个台阶,走向一个更合理的这样一种发展模式。这个实际上它是进入“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

  转发展方式的关键是完善体制机制

  [主持人]:我们说《公报》里也有这么一句话,网友们也非常关注:“要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我们怎么来理解当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这么一个定位?如何在攻坚阶段继续推动好改革?

  [张立群]:转变经济增长发展方式最关键的是要加快改革,完善体制和机制。现在导致低成本数量扩张或者是过多的依靠物质资源投入来实现经济高增长这样一个状况的主要原因,应该说是在体制和机制的不完善的方面。就是我们从企业、从产业的发展来看,它的基于制度的内在约束应该说还不是特别完善,有些地方还有一定的约束、不足,或者是软约束这样的情况存在。

  [张立群]:那么市场价格包括资源价格、要素价格决定机制,应该说现在还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由于这些情况就导致资源的价格、要素的价格不能反映它的真实成本情况,也支持了一些企业过多的消耗价格、要素来追求高利润、高增长的状况。从整个发展状况来看,体制和机制的完善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张立群]:那么完善体制和机制,比如我们现在看到资源价格、要素价格决定机制进一步的完善。比如说我们现在财税体制、金融体制进一步的改革。比如说我们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的完善,包括政府职能进一步的转变等等,这些实际上都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关键的一些工作。

  [主持人]:好的,五中全会提出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对社会建设明显加强了力度,提高了高度。”会议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四个更加”,“一个促进”,您认为这“四个更加”,“一个促进”将会在“十二五”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张立群]:这个意味着“十二五”期间围绕人这样一个核心,会进入到更协调、质量更高的,对全体人民福利改善效果更好的,发展代价更小的这样一个发展时期。

  [张立群]:所以,我觉着“十二五”规划提出这样一些要求,准确的勾画出“十二五”期间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方向性的变化。实际上也提出了我们各个方面应该努力的这样一个方向。

  收入分配不公制约消费的增长

  [主持人]:我们说五中全会强调了一点:“努力提高居民收入的分配比重”,现在在收入分配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哪些?在现有的分配体制上如何提高劳动者的收入呢?您作为一个学者和专家,如何提出这方面的建议呢?

  [张立群]:居民的收入分配在整个收入分配当中是偏低的,而且从最近几年来看这个占比是下滑的。而且企业占比是提高的趋势,而且比重是偏大的。还有一个,就是在居民收入当中,劳动收入占比是偏低的。这些问题综合的一个负面作用,就是可能对于消费的增长带来越来越不利的这样一个影响。我们看企业的收入,主要是用于投资,政府的收入尽管我们在转变政府职能当中过多的支持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更多的是用于投资建设。

  [张立群]:而居民收入当中主要的是用于投资理财的,如果这些问题发展下去,最后会导致支持消费的数量会不断的减少。这个对于消费的增长应该说从长远来看是有威胁的。同时,这样一个问题发展下去之后,我们看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就不能够普遍的来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这个问题我觉得是更根本性的。

  [张立群]:那么,这样一个问题的发展对我们这个社会的稳定,对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制度的完善都是一个严重的威胁。所以,我觉得从现在我们强调要改革收入分配体制,要实现共同富裕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对消费的扩大,而且对于整个经济发展成果它的作用,对于体制的这样一个性质,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这样一个改革。所以,我觉得收入分配改革确实意义重大,而且这个是必须要全力的来推进。

  [张立群]:但是另一方面,我们有一些方面应该把握好。比如说关于劳动收入的增长这方面,我们首先要积极的扩大就业,提高劳动者在我们现代化的建设当中的参与程度。实际上我们讲这个包容性的增长,也就包括这样一个含义:就是更多的劳动者要参加到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当中来。这个具体表现就是我们非农产业就业或者是叫城镇产业就业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通过这个来提高劳动收入。

  [张立群]:第二个,就是对于《劳动合同法》我们要认真贯彻执行,对于“最低工资”我们要有一个比较严格认真的管理。当然这个“最低工资水平”也要和我们现在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有一定的衔接。这样的话,在现有的劳动力供求格局上,由市场决定的工资水平和我们政府制定“最低工资水平”有一个大体的衔接。从而使得我们现在工资的增长和现在这个发展阶段上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能力的保持,能够比较好的协调起来。

  《公报》将消费作为三架马车之首是正确和必要的

  [主持人]:我们说经济的发展有“三架马车”,就是投资、消费、出口。那么在这个《公报》里面,对这三种方式的排序是消费、投资、出口。也就是说把消费放到了第一位,那么我们如何把扩大国内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公报》也提出“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这样的“长效机制”怎样才能建立起来呢?

  [张立群]:从我们国家的发展来看,需求现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我们现在企业都在面向市场组织生产。而面向市场的话,市场需求包括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需求对企业的生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我们讲“三架马车”,实际上就是讲的经济的总需求,包括出口,这个是国外的需求。也包括国内的消费和投资,这个是内需。

  [张立群]:我们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应该说我们这个外需的增长,从一个中长期的角度来看,可能它的增长水平要降低一个等级。在这个时候,内需的扩大对于我们的总需求继续保持一个合理的增长水平就变得非常关键。而扩大内需,从投资和消费者的关系来看,最根本的还是要看扩大消费需求。因为在消费者和投资关系当中我们看到投资是扩大生产能力,当然没有生产能力的扩大我们就很难形成就业、形成收入增长,也很难形成满足消费的各种产品。

  [张立群]: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如果只有生产能力的扩大,而没有消费的扩大,那企业就会出现生产过剩,那企业的产品就会出现销售困难。所以我们说扩大内需最根本的要扩大消费,通过消费的扩大带动企业生产的扩大,来带动投资的增长。所以,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觉得我们在扩大内需当中,把这个扩大消费作为一个主攻方向,这个是正确的,也是非常必要的。那消费扩大以后,会必然代表生产和投资的增长。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