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产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制造业发展

发布时间: 2015-01-18 15:26:35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社科院  |  责任编辑: 王振红
关键词: 产业蓝皮书 制造业发展 制造业 发展
  • 邓洲: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简要介绍一下我这一章的主要内容,从三个方面来介绍对未来制造业的基本判断。一、发展理念。二、优势转变。三、新技术、新产业。

从制造业的发展理念来看,未来制造业需要具有全球视野,可以三个方面看到全球化的变化,一是全球货物贸易数量来看,2008年13.5百万吨货柜,2010年达到是138.90的百万货柜,在三年时间增长的速度是非常明显的。在上世纪80年代,主要是以美亚、美洲以及欧亚贸易为主,到了2010年的时候亚洲内部的贸易总量超过了跨太平洋的贸易总量,亚洲内部的贸易影响了全球贸易量最活跃的部分。根据预测到2030年亚洲内部贸易可能相当于美欧贸易的9倍之多。所以亚洲是未来制造业,全球贸易最繁荣的地区。不仅仅从数量上看,从深度来看,这张图显示了波音787的制造业分工,一架飞机上除了美国外,有日本、澳大利亚、中国、加拿大、英国很多国家都参与其中。

二是可持续发展概念。这个概念提出了很多年,但是最近有一些新提法,最近提出了“趋近于零”的制造业,制造业的生产和产品销售使用中对环境的污染或破坏几乎等于零。现在丰田公司提出他们的汽车尾气排放甚至比空气质量还高的新概念。再就是环保产业的兴起,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环保产业会产生很大的发展。本身环保让一些原来可能没有用的东西变得可用,把原来一些同样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本身也产生一种经济效益。

2014-12-29 11:49:56

  • 邓洲:

三是人口结构的变化。现在发达国家95%以上的人口在城市居住,从事工业服务业生产,中国的城市化提高非常快,在未来依靠现有劳动力的转移的空间越来越小,这也不符合共同富裕的目标。再就是老龄化的趋势,2040年60岁以上占国家人口比重的图,2007年日本、意大利、德国这样的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20%,2040年中国的60岁以上的人口也会达到接近30%的水平,在岗的制造业工人会承担越来越重的负担,而且制造业的劳动强度不仅是体力制造,脑力也会下降,制造业的产品会面临越来越多的老龄化社会的需要。

四是不确定性因素,自然灾害、战争、恐怖活动等等。恐怖活动现在已经蔓延,原来只有发达国家才面临,今年中国也有这方面的问题出现。不仅仅是恐怖袭击问题影响了制造业的安定性,另一方面创造了很大的市场,比如美国911以后投资超过一万亿美元用于全球反恐。

五是市场变化。一方面是消费升级。这几年来看全球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制造业的产品增长速度是明显很低。制造业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很多产品在原来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达到一定规模,现在在很短时间可以突破,比如信息相关的产品。再就是城市市场,预计2050年全球将近72%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居住城市里面的交通、住房等需求将形成很多需求。

2014-12-29 11:51:18

  • 邓洲:

第二方面,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演变。一是快速响应能力,对国家、对企业、对产业来好都是获取竞争的很重要的,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而言,要具有敏捷性的适应性强而强大的制造体系。对于产业而言,要具有灵活的生产体系和供应链体系。对于企业而言,要能够将新技术和新创意迅速变为实际的产品。

二是复杂制造能力。高效、高精度的生产设备,比如工业机器人的使用。还有各种产品的整合能力,比如我国最近大力发展的高速铁路、大飞机、航母,其实很多技术不需要掌握所有技术,但需要具有整合能力。

三是定制化制造能力。定制生产概念提出很久了,在合理的成本范围内实现定制生产,原来的定制生产是高端或者奢侈概念,现在的定制是在很低成本就可以解决的。同时针对本地和全球市场的定制化服务,原来定制化的服务没有信息的支持可能需要面对面才能实现,现在不需要了。还有向特殊群体提供的定制化服务。

四是可持续能力。大家比较熟悉的是对资源环境影响很小的可持续能力。制造业的发展要跟人的本质发展结合在一起,按照原来低端劳动力的发展方式是不可取的。

五是适应创新变化能力。一个是开放式创新,一个是用户参与创新的概念。开放创新就是把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创新资源整合在一起的创新思想。比如说像因特尔,把自己的核心框架放在开放的环境当中,让很多企业参与进来,用自己的框架,用别人的技术来研发产品。朗讯的方法相反,是把自己的核心技术放在不同的外部平台上进行开发,这样引出另外一个用户创新的概念,用户不仅仅是这个产品的使用者,而且也参与到其中。像北京的小米,它的操作软件绝大多数是以用户开发的方式来做的。

2014-12-29 11:52:05

  • 邓洲:

第三个方面,近几年全球出现了一些新的制造业的技术和新兴的产业。未来20年或者30年光电子、生物纳米、增式制造,还有微技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涉及到所有的制造业部门,还有新材料、环境能源技术。对于新兴产业来说可能几个方面发展非常迅速,一是生态产业,欧盟的生态产业过去五年增长率为8%。风能产业,中国、德国、印度、西班牙这些国家目前是风能发展最快的,未来还有扩展。太阳能产业,中国已经成为增长最快的国家。还有生命科学产业,过去20年是最热门也是最看不出发展的产业,因为核心技术没有突破,随着成本的下降,生命科学产业是未来二三十年快速发展的产业。电动汽车产业,电动汽车的框架设计已经基本完成,现在最核心或者最难突破的是电池问题,电池成为未来产业链最为关键的环节。

2014-12-29 11:53:34

  • 主持人:

下面有请最后一位发言,中国经济学人编辑部主任李钢先生作“人力资本红利和中国潜在的增长率”的发言。

2014-12-29 11:55:03

  • 李钢:

我最后一个讲,尽量讲得短一些,讲得有趣一些,使大家不要烦我。我要讲的是“质量型人口红利与中国经济增长”。如果我们仔细看中国劳动力成本的结构或者不同劳动力成本在全球的地位,我们会得出一些不同的结论。可以告诉大家两个数据,1980年的时候,全部劳动力中,具有大学以上学历人的比和文盲的比例是1:60左右,1980年大概一个大学生带着60个农民工干,现在这个比例是1:5.5,一个大学生带着5.5个农民工干,30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时候最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要素是中国的农民工,80年代的时候谁找到一个产业,能大量利用农民工就能成为世界性的产业。

2014-12-29 11:55:32

  • 李钢:

中国现在是什么状况呢?劳动力成本在快速提升。如果仔细观察,中国现在仍旧有一种劳动力要素在全球性价比是最优的,是什么?我称之为“初级知识分子”,什么是初级知识分子?完全没有贬义。就是大概毕业一两年的大学生,这些人具有全球最优的性价比。如果谁找到了这样一个产业,能大量利用中国现在具有全球最优性价比的“初级知识分子”,你就能成为最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

我这个报告就是围绕这样一个简单事实而展开一些分析。我们要回答一个问题,中国的“质量型人口红利与中国经济增长”是什么样?刚才有同志引用“数量型的人口红利”,认为中国将来十到二十年质量型人口红利是推进中国经济增长数量和质量的最关键因素。我们先看大家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争论,现在大概分两派,一派是林毅夫为代表认为中国可再持续增长20%,维持8%,另一派是刘世锦为代表的认为中国潜在的经济增长会不断下台阶,从8到7到6到5。林毅夫这一派的观点主要基于一个事实中国和美国差距很大,这大概是2011年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不能看现在人均一万美元,而看和最发达国家比,我们2011年报告中认为判断中国和美国比,中国是美国的12.5,差距仍然非常大。我们认为中国将迎来10-20年从数量型人口红利转变为质量型人口红利的新机遇期。人口红利这个问题我就不讲了。什么是质量型的人口红利呢?我们匡算了一下,大家可以想象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中国今后10-20年,60岁退休的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很少,而新进入劳动力岗位的,大学生比例非常高,这一出一进使25岁-60岁的劳动力的素质快速提升。

2014-12-29 11:58:08

  • 李钢:

刚才邓洲讲了将来中国的工业世界发展是什么样的?大家可以想一个问题,将来决定中国工业或者世界工业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就是人,人是最重要的因素。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将来中国30年都是博士生,中国的经济一定还会快速发展,一定是快速升级的。如果30年后中国都是文盲,中国一定没有前景。我们专门测算了今后到2030年中国的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图)这是一种测度方案,从2010年-2030年中国每年平均劳动力增长0.1年的受教育年限。蔡昉有一个估算,大概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一年,劳动生产率可以增长17个百分点。按照他的数据来测算,每年增长1.7个百分点。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肯定要求更高的工资。其实劳动力增长不一定带来经济增长。劳动力素质增长了,一方面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带动经济增长。另外一方面可以想象博士生和农民工要求的报酬是不一样的,所以会延缓经济增长的速度。我们算完后考虑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综合之后,大概2011年-2020年大概每年能提高中国的经济增长2个百分点,当然对于不同行业和不同区域的影响不一样。但确实可以看到对东部地区的利好因素最大,东部地区确实可以成为率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先行地区。

2014-12-29 11:59:43

  • 李钢:

我们其实试图用增长方程来计算林毅夫的那个结果靠谱吗?我们告诉大家结果是靠谱的。其他的经济增长方程都没有把劳动力素质因素放进去,我们专门放进这个因素,测算结果,用不同的三种方法算劳动力素质,劳动力素质问题是非常难测度的,我们用平均学历法等不同方式,基本结果都比较乐观。我们分别算了三种劳动力素质,测算结果和经济增长课题组,还有国研中心公布的数据,最后得出的结果非常好。我们算资本增长率都取下限,技术进步率我们取1.4-1.6,我们取的这么低的情况下,结果非常高,平均7.2%-8.3%。结论是这样,中国的潜在增长率都没有考虑劳动力素质增长的因素,我们考虑这个因素之后,大概增长1.7-2个百分点,到202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维持在7.8%是没有问题的。最后结论是虽然传统的数量型的人口红利不断减弱,但质量型人口红利不断加强,质量型人口红利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实现中国的产业红利竞争力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我们认为工业仍将是中国充分利用质量型人口红利的主战场,是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导产业。

谢谢大家!

2014-12-29 12:00:44

  • 主持人:

谢谢李钢,李钢每次都是很乐观,支持林毅夫的观点。我想提一个问题,为什么其他国家也是在经济高速过程中人口素质也在提高,为什么它的增长率还在往下降?现在不回答了,我们一会儿讨论。

今天的会议到此结束。

2014-12-29 12:02:27

 

   上一页   5   6   7   8   9   1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