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正确认识适应经济新常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新常态的特征,从九个方面进行了概括,这是统一我们对新常态认识的一个基础。我们讲的这个新常态,跟国际社会所讲的有明显不同的内容。前几年,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G20会议上都提出新常态,是把金融危机之后近两年所出现的低迷的状态叫做新常态。后来,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样的概括不够准确。所以,在今年G20布里斯班会议期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做出一个新的概括,叫新金融。用这样一个新的概括来代替原来的新常态,认为这样更能准确地概括出当前全球经济的运行态势。这显然跟我们所说的新常态的含义是不一样的。
2014-12-15 09:27:00
我理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是习主席提出的新常态,概括地讲,就是增速适度、结构合理、效率提高、民生改善,再加上一句话,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转变到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增速适度,就是我们要保持7%-8%的中高速的增长,结构优化,我们要改变第三产业在一、二、三次产业里面明显滞后的局面。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远远低于第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局面也要加快改变,通过农业现代化来改变。第二产业主要是实现产业升级,由过去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品为主,向国际产业链的高端提升。效率提高,就是财政收入和企业的利润稳步增长;民生改善就是我们的居民收入有个稳步的提高,特别是公共服务不断改善。老百姓现在要求最强烈的要求就是呼吸到干净的空气,喝到干净的水。我想这些共享性的公共服务产品近期能够得到明显的改善。所有新常态,我自己理解,应该做出这样一个概括。
2014-12-15 09:28:03
另外,也不能把当前出现的一些趋势性的问题混淆成新常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了当前我们出现了一些趋势性的问题,一个是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存在,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连续三年多逐渐下滑,什么时候能够实现止跌回升,现在还看不出来。尽管现在仍然处在合理的区间,但是继续下滑有没有可能失速,会不会落入中等收入陷井,现在看还不敢打这个保票。因为我们现在正处在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艰难的爬坡阶段,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人均GDP六七千美元的时候,经济增速上不去了,在这里徘徊了几十年,只有少数国家能够跨过这个坎,达到人均GDP一万两千美元这个高收入的台阶。所以对此,我不能把经济增速持续下滑看作是新常态,而且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不能掉以轻心。
另外,也不能把通货紧缩看作是新常态。我们工业生产者出口价格指数已经连续34个月下滑,现在都是负增长了。居民生活价格指数上个月已经降到1.4%,通货紧缩已经摆在我们面前。在这种情况下,还不能老是说我们要防止通胀,通胀是主要危险。现在,通货紧缩是主要危险,不能把这种趋势也看作是新常态。还是邓小平说的那句话,经济生活中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正视什么问题。我们不要用一些概念来掩盖我们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这是我对经济新常态的一些认识。
2014-12-15 09:29:54
第二,稳增长是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都是围绕着稳增长展开的。第一大任务就是努力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这里面需要我们的宏观调控政策,要为稳增长做出贡献。我想说一个观点:有没有有效的宏观调控?发挥政府的作用,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和客观规律,我们一方面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把“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结合起来,特别是能不能有效地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中间的作用,这是“北京共识”和“华盛顿共识”的一个明显的区别。现在美国、日本、欧洲都在刺激经济,美国连续实施几年的量化宽松政策,所以美国现在已经率先走出危机的影响,开始复苏了。
我们对我们的政府实行一些刺激经济的政策不要老去反对,把正确的宏观调控、正确的对经济的刺激统统说成是对市场的干预,这是一种不好的趋势,不好的现象。特别是我们国家的宏观调控,经历了曲折的道路,改革开放前20年,大家都经历过,我们是在周期性的大起大落中度过的,隔几年来一次隔离整顿,来一次通货膨胀。后来到2000年以后,我们总结了经验教训,我们变得聪明了。当经济偏热的时候,我们踩一下刹车,控制货币的发行,控制投资规模;当经济偏冷的时候,我们踩一下油门,增加一些货币供给,增加一些投资,这样就运行了周期。2000年以后,我们摆脱了周期性的大起大落的困扰,这是宏观调控的一个宝贵经验,这个经验对今天我们稳增长仍然有效。
2014-12-15 09:32:40
当前我们财政政策有很大的空间。我们中央债务加上地方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不到40%,在全世界是最低的。所以,发点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很大的空间。美国的债务率100%,日本的债务率200%多,我们是40%,发点债有什么危险呢?没什么危险。我们现在面临通货紧缩,多发一点货币,刺激一下经济,有什么危险?没什么危险。现在有些经济学家整天说经济的货币化率,M2是分子,GDP是分母,这样一除,200%了,因为我们M2已经是126万亿了,就在那儿吓唬人,说不能再发货币了,再发货币就通货紧缩了。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光看了经济的货币化率,没有看到经济的证券化率。如果拿股市的市值做分子,拿GDP做分母除一下,不到40%。发达国家都是100%多,美国再加上金融衍生产品,它的货币实际承受效应达到300多万亿。所以我们的经济主要依靠间接融资,在这样的一个架构下,在直接融资还没有充分发展的架构下,M2多一点,它是合理的、健康的、必要的。
2014-12-15 09:35:53
在中国通货膨胀最严重的时候,八十年代后期和九十年代的时候,我曾经到美国去,向货币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两次去请教,每次都谈了两个都小时。他告诉过我一个统计数据,他说他研究日本、韩国高速增长时期的经验,在经济的快速增长时期,M2的增长速度保持在GDP的两倍左右是比较合理的,高于两倍就通货膨胀,低于两倍就通货紧缩。咱们看看咱们30来年的改革开放,基本上是这样的情况。弗里德曼统计学的这个规律是正确的。所以现在多发一点货币,利率降低一点,特别是存款准备金率要降低一点,来刺激一下经济,它是稳增长的客观需要,没有什么危险,不要在那儿吓唬人。
2014-12-15 09:39:51
对市场经济下过剩这个主要矛盾我们还认识不够,还没有有效的解决手段。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讲,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张和广大居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个基本矛盾必然导致周期性的生产过剩的危机。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市场经济这一点来讲,我们同样适用于马克思主义分析的规律,看一看我们三十几年的生产能力扩张的情况,看一看广大居民购买力的情况,就清清楚楚。
我今天带来一个PPT,没有时间放了。改革开放到现在35年,我们的投资率从20%几一直上升到48%,我们的居民消费率从八十年代初期的53%一直下降到34%,是这样一条曲线,这两条曲线本来是一个很大的叉口,到2008年两条线交在一起了,这一年我们的投资率提高到49%,居民消费率下降到34%,两条线交到一起了,最终消费率下降到47%,投资率超过了最终消费率,全世界没有这么扭曲的结构。所以,怎么解决这个过剩,我们注意得不够,关注得不够、研究得不够,而且还没有找到一个有效的办法。
2014-12-15 09:42:12
发达国家通过宏观调控、经济预测,搞福利社会,这个矛盾大大缓解了。我们搞市场经济才20年,我们对计划经济下的短缺有了有效的对付办法,我们通过发展市场经济,短缺这个矛盾没了。但是新的矛盾——过剩,还没有有效的应对办法,希望我们工经学会、社会院的同志共同努力,来对付市场经济下经常出现的过剩问题。怎么解决这种过剩?现在从生产资料到消费资料全面过剩,需求不足与过剩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第二个要培育新的增长点,主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三个是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使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能够尽快地接近或者达到全社会平均的劳动生产率。另外调整空间布局,实施三大战略,改善民生等等。这五条讲得非常好,明年紧紧抓住这五条,把稳增长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放在宏观调控的首要位置,我们就能够通过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014-12-15 09:4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