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发展与展望研讨会/实录

2014年04月18日09:29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中国文化发展报告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文化建设蓝皮书 文化体制 

谢寿光:

谢谢。下面有请戴茂堂教授做报告。

2014-04-17 11:26:16

戴茂堂:

大家好,各位老师、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我简单说一下关于文化消费的问题,我主要的观点是我认为讨论文化问题必须联结在一起去说明。文化实际在我的理解当中是人身上的衣服,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我觉得当今中国的文化消费,现状有三句话:一是今天的中国文化消费基本上是处于穿衣的状态,所有的人都有文化需求,都有文化消费意愿,想穿一件好衣服在身上,有很多数据可以支撑这一点。我们的调研数据有80%以上的人认为今天我们进行文化消费很重要,这样的数据很多。二是文化消费的意愿大致能够得到满足,把它描述为有衣穿。基础性的文化消费,比如我们想去一个很近的地方去旅游,或者说我们想看一场电影,或者参加一场文艺晚会这样一些简单的、基础性的文化消费,大致能够得到满足。我觉得不追求名贵的或者是高端的文化消费,基本上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一件衣服。三是整个国民的文化需求和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可能性大致相当,或者说大致对称。你有什么样的文化需求,整个社会也基本上能够给你提供相对应的文化需求满足条件,所以我把它称之为衣服穿在身上还合身。

2014-04-17 11:26:28

戴茂堂:

今天中国的大众文化消费,这是现状的描述,主要的问题我有三句话:一是整个文化消费存在极大的不公平、不公正。比如在一线城市,或者说在落后的农村,比如在沿海和西部,整个文化消费是不平衡的。这里面折射出文化消费的一些不公正,或者是不公平现象。因为国家的投入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准相对应,文化不公是一个问题。二是文化消费有被压抑的状态,整个社会有很多人有很强烈的文化消费意愿,但是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受到政策的制约,受到个人心态的约束,导致文化消费的意愿不能彻底被释放出来,所以导致文化的压抑现象还是比较重的。三是整个文化消费的问题,我觉得民众表达自己文化消费意愿的渠道不畅通,整个老百姓的文化权利不能够彻底表达出来,表达机制不健全。比如这个地方要建一个艺术院或者文艺场馆,文化管理部门取代或者代替了老百姓去决策,老百姓需要什么,他们没有发出自己声音的渠道,这样就导致管理部门所做的一切跟老百姓心中所需求的东西不切合,所以这种表达机制、文化表达方式还需要进一步建立。

2014-04-17 11:26:49

戴茂堂:

关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我的想法是:当前中国文化发展问题的研究,最核心的问题是要回归到对人自身的理解当中,就是我们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现代人,作为一个在全球化视野下发展起来的中国当代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消费满足,这个问题我觉得时时刻刻成为我们研究的引申,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人来到这个世界最大的希望就是全面的、自由的发展或者实现自身,如果说这就是人的目标的定位,我们需要通过什么样的文化建设来跟这样一种人性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进行结合,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考量。如果说离开了人自身的需求去抽象地发展文化,或者拍脑袋地做文化场馆的建设,可能效果会很差,因为文化的消费跟其他所有物品的消费最大的区别是文化的消费越多就越感觉到自己存在得很充分,并且文化在消费过程中不会消失,比如看一场电影,我们并不是因为你去看这场电影电影就会被你看没了,但是一般的物品消费,在消费以后就没有了,比如一双鞋,一只笔,用完就没有了,别人不能再用。衣服也是这样的,穿完就破了或者丢了。而文化的是越用越在,越用越有。在这点上,我们对人的理解要加在一起,如果不注意这点的话,我们的文化就像鸦片一样,我们吸到鸦片或者毒品之后,觉得自己很空虚,这样一来文化就不能真正支撑我们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存在于这个世界,所以文化建设最高或者最基础性的工作就是投入大量精力去研究真正的人性,真正的人本身。谢谢。

2014-04-17 11:31:09

谢寿光:

谢谢。下面请靖国平教授就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状况做报告。

2014-04-17 11:31:14

靖国平: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也很荣幸有这么一个机会在这里做一个简短的发言,作为皮书的作者,我还是要对社学科学文献出版社江畅教授和湖北省委宣传部领导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我想讲两的问题:一是这个选题研究的背景。二是关于我们所做的基础性工作。

中国文化发展报告这个题目,我是学教育学的,从我们的角度来讲,应该是中国人的文化发展报告,对当代中国人的研究,群体性的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我们在前期是把它定位在中国公民当代文化素质发展研究,但是中国公民的概念非常大,涉及的人群非常多,所以我们第一步选了中国当代大学生这样一个人群。当代大学生的发展事关中国整个国民素质的发展,大学生作为一个先进的文化学习者和未来国家的建设者,他们的责任是非常大的。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中国大规模扩招之后,中国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学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大学生的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面临着严峻的威胁和挑战。我们现在达到本科、硕士、博士的文凭,上过大学的人实际上并不意味着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也不意味着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人,这中间有一个落差,实际上有一个区分,这应该是我们研究的基本起点。未来对中国大学生的追踪研究,特别是文化素质的发展追踪研究,是我们项目组持续的工作,这是背景。

2014-04-17 11:31:27

靖国平:

现在我们做的主要工作是三个方面:一是对2010—2013年以来中国当代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工作所做的梳理。二是关于中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面临突出问题所做的分析。三是对中国未来大学生文化素质工作发展所做的展望。目前我们主要的工作梳理了一下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基地建设;二是课程设置;三是教学活动;四是社会实践。基地是中国当代大学生文化素质发展的重要的平台,目前国家有93个国家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湖北大学也有一个,是一个非常好的机制,但是基地的建设和运行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差异非常大,各个学校的做法有很多不一样,在报告当中我们也有具体的分析,相应课程的设置、科学、实践的活动差别也是非常大。如此一来,在大学生文化素质发展的问题上表现在很多方面,我们主要从科学素质、道德素质、艺术素质三个方面做分析,我们更加看中的是审美素质或者叫艺术素质,中国的教育发展在方针上应该通过审美教育、艺术教育去引领发展,包括支持的、智慧教育的发展等等,未来展望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很不全面,也不一定准确,主要是要嵌入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目前的工作只是初步的,要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素质发展、素质教育工作做持续跟踪,还有一点是对其他的社会人群,包括国家公务员,甚至包括各行各业的人士,农民工,整个的文化素质都要做相应的研究,现在只是一个起步,任重而道远。谢谢。

2014-04-17 11:32:13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