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中国网:
说完公办的养老院,我们再来说说民办的养老机构,对于扶持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民政部有哪些具体的政策措施,来帮助民办养老机构实现良性发展?
王素英:
您提的这个问题特别重要,我相信也是很多的网友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在整个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民办养老机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知道,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对机构养老有需求,在这个方面,单纯依靠政府去建养老机构也是不够的,况且民间有很多的力量,有很多的热情要投入到养老服务的领域中来。但是,养老服务依然是一项政府很重要的职能,所以在这方面,鼓励、引导、扶持民间资本进入到养老服务中来越来越重要。
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前提下,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这是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强大动力。近年来,国家在规划、建设、税费减免、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和个人等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各地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了许多优惠政策,并采取民办公助、公建民营和购买服务等方式,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在政府引导、组织和资助下,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涌向养老服务领域,形成了多种所有制成分、多方面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养老机构的局面。目前,社会办养老机构已经占我国养老机构总数的30%,甚至还有很多城市已经达到了50%以上,这也说明了民办养老机构这些年的快速发展。
今后,民政部将按照培育扶持和监管并重的方针,鼓励和引导各种所有制投资主体参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在养老服务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这方面我们有几方面的工作要做:
王素英:
一是加强政策扶持。贯彻落实国家在规划用地、建设、电信、用水、用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并有针对性地及时出台配套优惠政策,为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多渠道、多形式吸引慈善资金、捐赠资金等社会资源参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二是鼓励参与和运营。支持以公建民营、委托管理、合资合作、服务功能承包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或养老机构的建设、运营,培育民间社会服务组织。鼓励社会专业机构以输出管理团队、开展服务指导等方式参与养老服务设施运营,探索连锁、合作等服务模式,引导机构和设施向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并且我们希望形成一批具有知名品牌的养老机构。我们想通过这些措施,让民办养老机构能够更好的发展,有更加广阔的空间,去施展他们的能力,然后在整个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然我们也希望各地能够切切实实来落实这些政策。
三是加强资金支持。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支持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或服务企业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对于非营利性的民办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或组织,既可在建设期按照建设规模、投资总额、土地租期等指标,一次性或者分期给予建设补贴,这是我们说在建设的时候给予建设补贴。另外又可在运营的时候,按照床位数、收养人数、入住率等指标,给予一定的运营补贴。我们除了建设补贴之外还要有运营补贴,这是目前很多地方已经这样做了,我们希望一方面有越来越多的地方能够对民办机构给予建设和运营的补贴,同时我们也希望随着这种建设和运营成本的增加,也能够不断提高标准。
四是加强监督管理。完善养老机构法律法规,建立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制度,配套完善相关制度措施,将各类养老机构纳入监管范围。目的是让我们的老年人在养老机构中能够更安全,能够得到更好的服务,能够让他们更有保障,能够让他们在机构里面享受到这种身心愉快又有尊严的养老服务。
王素英:
五是加强行业管理。积极培育和发展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发挥其在行业自律、监督评估和沟通协调等方面的作用,促进养老服务事业健康有序发展。鼓励行业协会参与受理、收集养老服务投诉信息,及时向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提出意见建议。我们要畅通这种渠道,让我们及时能够听到更多老年人包括老年人组织的声音。
中国网:
刚才您在介绍政策的时候,我们听到了三个词语,“更安全、更有保障,更有尊严”,我想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仅是民办的养老机构还包括公办养老院,都能够依托这些政策更好的良性的发展,更好的为老年人服务。
其实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资金非常关键,在资金的保障上,民政部有什么打算?尤其在9月14日,我们了解到民政部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支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合作协议》,这份协议的签署对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有着怎样的意义?
王素英:
主持人问了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因为我们想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其实很重要的就是一个资金保障。在“十二五”规划中,我们也提到了一个非常大的目标,就是在“十二五”末要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的目标,前面我也提到了目前我们是19.1张,所以我们要达到30张这样一个床位指标任务还是很艰巨的,就是要新增养老床位340余万张和改造30%现有床位约90万张,如果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我们整个“十二五”期间要投入2500亿以上的资金,面对巨大的资金需求,仅仅依靠各级政府的投入和直接提供服务是不够的,必须要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一是要争取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所需资金纳入到各级财政预算并建立动态保障机制。目前,在很多省市已经加大了对这方面的投入,整个运行也是非常好的。
二是要争取中央和地方各级预算内专项投资的支持。目前专项投资,国家已经在逐年加大,“十二五”期间随着老龄化的逐年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养老服务的专项投入一定会逐年增长。
三是要按照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关于“福利彩票公益金重点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要求,加大福利彩票公益金投入力度。社会福利彩票从它发行起就一直承担着“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社会责任,在养老方面它应该说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在它对社会福利的投入中,始终把养老作为重中之重。去年民政部本级的福利彩票公益金,除了用于孤儿保障、残疾人福利保障和其他困难群体保障之外,有60%左右的资金都是用于养老服务的。现在民政部也提出,在“十二五”期间不仅是民政部可使用的彩票公益金,包括地方各级民政部门可以使用的彩票公益金,要拿出不低于50%的资金来用于养老事业,可见养老对于我们来说是一项多么关注的事情。
王素英:
四是要争取国务院尽快研究出台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政策意见,拉动社会投入。在这个方面我们也会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要求,做好我们在政策研究、政策出台方面的一些工作。
五是要积极探索养老服务融资模式,支持金融机构创新信贷品种,改进金融服务,增加信贷投入,为社会养老服务发展提供广泛资金来源。
六是要发展慈善事业,鼓励各类慈善组织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筹集善款,开展社会捐助活动。
您刚才谈到的,9月14日民政部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的《支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合作协议》,这个协议应该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根据合作协议,民政部和国家开发银行将以落实专项规划为平台,紧紧围绕国家“十二五”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方向和任务目标,深化对养老服务财税政策、投融资平台、金融服务模式等问题的研究,开展具有引导和示范效应的重点养老项目试点。通过这一合作,可以更好地将民政部的组织、政策优势与国家开发银行大额、中长期融资优势相结合,属于优势互补,进一步引导社会力量不断加大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更好地为我国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供政策和金融服务支持,加强行业主管部门、银行、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多方合作,通过几个方面的合作,使得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能够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中国网:
通过您的介绍,大家对于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成绩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我国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难点和难题需要解决。在您看来,在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还有哪些难题亟待解决?民政部要怎样应对这些难题?
王素英:
可以说,我国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刚刚起步,一方面我们确实存在着薄弱环节,同时我们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综合起来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供需矛盾突出。目前我们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只有19.1张,不仅低于发达国家50‰—70‰张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养老服务项目偏少,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丰富多彩的需求,同时它的设施功能不完善,正是由于它的设施和功能带来的问题,使得我们目前仅有的这些床位也有一个利用率要进一步提高的问题。
二是发展上的不均衡。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缓慢,布局不够合理,部分地区养老机构一床难求和有些地方床位闲置现象始终并存着,区域和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可以说是目前在养老服务方面一个非常重要,也是我们急需破解的难题。
三是社会参与有待提高。养老行业属于投资大、周期长、回报率低的微利行业,民间的积极性还有继续调动的空间。当然我们说要让民间能够积极参与进来,更多是我们如何制定政策,能够让这些投资者进入到这个领域中来,使他们既能够履行他们的社会责任,同时也能够更好的发展。
四是专业化程度不高。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从业人员现在不足百万,但是我们测算,实际上对养老服务专业队伍的需求远大于这个数字。大部分养老护理员缺乏基本的护理知识、经验和技能,专业化程度较低。养老机构中的医生、护士、营养师、康复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等专业人才十分缺乏。
为了解决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十二五”时期,民政部将从以下六方面着手,以推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
王素英:
一是完善老年福利保障制度。完善城镇“三无”和农村五保老年人政府供养制度,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不低于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这类老年人可以说是老年人中最困难的群体,所以在这方面政府更有责任保障他们的生活。推动省级层面建立统筹的高龄补贴制度,采取依申请的方式,按月向80周岁以上老年人、特别是经济困难老年人发放生活补贴。推广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制度,支持经济困难的高龄、独居、失能等老年人购买养老机构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二是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开展。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并且以此为依托,推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在城市普遍展开,在农村加快发展。到2015年,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要实现100%城市社区全覆盖和50%以上的农村社区的覆盖,在全国基本建立起形式多样、方便适用、广泛覆盖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
三是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增加养老床位。到2015年,全国养老床位总数要达到660万张,实现养老床位总数翻一番;按标准改造30%现有床位,让这些床位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养老服务设施基本满足社会需求。在养老设施建设上我们有这样一个目标。
四是加快养老服务法制化和规范化建设。前面我也讲了一些我们已经做的工作,但是我们想在未来几年,我们也要进一步健全养老服务法律法规,完善扶持优惠政策,进一步落实和扩大老年人社会优待,保护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到2015年,基本建立起目标明确、体系健全的政策法规和具有支架性的标准体系,社会养老服务逐步走上规范化发展轨道。
王素英:
五是加强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到2015年,国家层面基本建立起统一的养老服务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城乡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服务,社会养老服务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六是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教育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工作,建立起以养老护理员为重点的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发展规划。到2015年,初步形成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爱岗敬业、素质优良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我们讲人才对我们整个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非常重要,我们说我们的老年人满意不满意,最终是通过我们这些服务人员去保障和提供的,所以我们想加大对这些人员的培训,也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