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我们认为,中国道路的开端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指向是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践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丰富内涵就是我们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就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灵魂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是我们经过这几年的研究,对中国道路的理解。中国道路在今天实际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科学发展之路。这是世界上很多人关注中国道路的一个焦点。
这是我对“中国道路”的理解,各位记者们都拿到《中国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典文献》这本书,我们研究“中国道路”有特定的视角和方法。因为研究“中国道路”有很多方法和视角,我们选择的视角就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文献进行深入解读。为什么选这样一个视角?主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是非常重视理论武装的一个党,而理论的载体主要是文献。我们在梳理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程当中发现,在中国共产党9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当中,每一个历史关口或者说每一个历史的拐弯处都有一篇或者若干篇重要的文献站在这个地方,这些文献就像路标和航道的灯塔,引领着“中国道路”从昨天一直走到今天,我们把文献连接起来的话,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中国道路”的路线图。所以,我们主标题是:中国道路;副标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典文献回眸。
德国世界报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你们刚才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总体情况,但是按现在的说法,包括你们给我们的材料里面都说“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后会不会用这样的一个“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代替前面那些复杂的说法?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里面包括“列宁主义”,为什么这个体系中还要包括“列宁主义”?所有搞“列宁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都完了,你们为什么现在还要利用这个理论体系?谢谢。
张宏志:
我们讲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套表述,是因为这些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成果是针对不同历史时期,根据不同时代特点,做的理论概括。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方法问题。我们认为列宁主义成功解释了帝国主义时代世界的主要问题,特别提出了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民族解放的问题。在一个时期内,应该说有明显的指导作用,如列宁主义成功地预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包括战前的历史发展进程。毛泽东思想,主要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的中国,如何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在中国这样相对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并且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初步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解决的是在和平发展的时代,如何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建立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这一系列的问题。所以,我们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是从近三十多年来,我们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对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问题进行的一系列理论探索。中国共产党形成的两次理论飞跃,一次是“毛泽东思想”,一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现在的内涵不能包括毛泽东时代对于中国革命、建设问题进行的一系列理论探索。
今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会不会有进一步的发展?我认为是一定有发展的,因为实现中国繁荣富强的历史任务没有完成,中国面临的时代特征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在这些历史任务完成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会不断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