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就慢性病防治工作进展举行发布会

2012年07月09日15:49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卫生部 慢性病 防治工作 新闻发布厅 西直门 图片 进展 中国网 南路 举行新闻

 

光明日报记者:

我们现在手头都印发了一份慢性病防治的中国专家共识,我想问一下,形成这样一个专家共识是基于怎么样的一种考虑,目的是什么?谢谢。

李立明:

大家知道,任何一个国家在慢病防治的时候都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因为一般的卫生问题都是当时威胁老百姓最严重的健康问题。过去是传染病,现在是以慢性病为主。政府非常重视,但是从专家的角度和政府的角度,有的时候是不完全一致的。所以我们用专家共识,就像国外很多专家一起开会,形成了一些宣言,形成了一些共识或者一些建议,是希望政府和全社会对慢性病工作更加重视,同时从专家的角度提出一些看法,我们用了一批科学证据来证明现在慢性病对我们国家人群的健康威胁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不仅仅是死亡的情况。大家知道,目前慢性病现患的人群里,对劳动力人口威胁已经很大了。我们有很多援外项目,现在要选援外的合格的、健康的劳动者,由于慢性病的问题,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就在一个施工队里或者一个施工公司里挑不到足够的没有各种慢性病的合格的健康的劳动人口。慢性病是一个终身治疗的疾病,这对我们国家以后的医疗费用和负担带来很大的挑战。

刚才这位记者提到,不发达地区的问题,慢性病会导致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联合国把去年作为“慢病年”,提出慢性病防控的问题,就是考虑到千年人类发展目标可能达不到目标,实现不了的原因是来自慢性病,过去认为是传染病、营养不良性疾病,现在又加了一个慢性病。因此像这样一些学术的观点,我们从专家的角度,希望给我们的媒体和社会来讲这样一些道理,讲这些道理以后,大家知道这些慢性病的危害,下一步就是提出相应的建议。除了“十二五”规划里提出来的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外,有几个观点应该明确。过去大家总认为慢性病是社会行为病,比如谁让你抽烟、谁让你喝酒、谁让你吃肉,都是一些行为问题,所以说得慢性病是自找的,和政府没有关系。但是我们认为政府有非常重要的责任,比如现在宣传大家的心血管病的防治,叫戒烟、限酒、合理膳食、积极体育锻炼,是健康四大基石。北京这种污染的情况,如果谁要是在大街上天天锻炼,能防心脏病吗?可能防了心脏病,但是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就会增加,这不是我个人的行为问题,我可以改变,我可以去锻炼,但是环境的改善,健康环境的形成和维护,这是政府的责任。所以这就是刚才为什么提我们现在把慢性病防治和健康城市、卫生城市结合在一起,就是要解决这样的问题。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慢性病防治绝不是卫生部门一家的责任,因为大家一说得病就是卫生部的事。我们举一个例子,中国人是一个食品文化的国家,民以食为天,我们是以吃为主的,所以中国老百姓生活的改善一定首先是餐桌的改善,而这种改善带来的问题,首先就是和膳食结构改变引发的慢性病问题。这些年为什么我们农村的慢性病上得非常快,就是农村的经济条件改善以后,第一体现在餐桌上,所以吃的高胆固醇、高脂肪的东西在增加。再加上盐,口重,所以慢性病上升的速率快于城市。像这样一些东西出来以后,是我们卫生部门的事吗?比如大家现在到超市买东西,一定会看生产日期,但是有多少位记者,你去看食品里的结构、热量,有多少人除了看生产日期以外还看成份?连我们这些搞专业的人能够去关注成份这些东西的人还非常少,哪些是健康的食品,哪些是不健康的食品,这是是我们工业食品部门要在标签上标识的,我们在杭州已经搞了一些试点,就是餐馆里的菜,上头标出来,什么样的菜什么营养成份,有什么病不能吃这个菜,这些都是非卫生部门的责任。再有,我们想让大家锻炼,杭州现在搞的是最好的,一是“西湖透绿”,大家不用买票进公园,可以去锻炼,但是晚上锻炼如果没有灯、路不平的话,一定会摔跤,伤害会增加。所以健身环境的形成,这些东西都不是个人行为的问题,而是政府的责任,是多部门协作,创造一个促进和维护健康的环境。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防慢性病和健康城市建设、卫生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同时从我们专家的角度,强调呼吁一是政府的责任,慢性病防控不是个人的责任,政府有着主导责任。二是慢性病的防治一定是多部门协作,而不是卫生部门单独的责任。三是卫生部门是不是没责任了?不对,刚才也有一位记者提出来,就是提糖尿病防治,没得之前怎么办?卫生部门要按照三级预防——病因的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得了病我们还要预防发展成为合并症,预防发展成为残疾。所以大家想一想,卫生部门的责任,三级预防也非常重大。因此,我们说慢性病的防治,我们专家的共识是希望呼吁社会、政府高度重视,不同责任部门承担不同的责任,共同创造一个促进维护健康的环境,来有效预防、遏制我们国家慢性病快速上升的势头。这就是我们共识的目的。谢谢。

   上一页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