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

2011年12月03日20:24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河南 中原经济区

郭庚茂:

目前,河南已经开始处于开放的高潮,成为国内外、境内外客商瞩目的热土。我有几个数字,2008年以来,全省累计实现利用外资是151亿美元,比前20年的总和还多23亿美元。全省的外贸进出口总额是改革开放前30年的总和,利用省外资金三年6795亿元,是前三年的2.2倍。今年前三季度,利用省外资金已经超过3000亿元,进出口总额比去年要翻一番,今年要超过300亿美元,已经出现良好的兆头。所以我们把开放定为河南发展的主战略,放到事关全局的重要位置去抓。今后我们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契机,会进一步提升水平、拓宽领域、健全机制体制,以开放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来促进它的目标的实现。谢谢。

2011-11-11 10:36:12

中国日报社记者:

刚才我们都已经知道了,河南作为粮食生产大省是一定要保障粮食安全,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措施来更好地实现“三化”的发展?谢谢。

2011-11-11 10:39:09

杜鹰:

确保“三化”能够协调发展,如我刚才所说,要注意两种倾向,一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忽视农业;二是我们也要切实解决为了保粮食、保农业而拖赘了经济发展。这两个问题是“三化”协调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刚才郭庚茂省长讲了,整个河南的经济发展向好,势头不错,一个主要的倾向和危险仍然是不要忽视农业、不要忽视粮食。32号文件针对这个问题,给河南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赋予了一些明确的支持政策,重点是解决“三化”协调中的两个突出问题,一是,要真正能够解决种粮吃亏的问题。粮食的发展,刚才郭庚茂省长讲河南很有潜力,但是种粮比较效益低这个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要确保河南省的粮食产量到2020年能够实现1300亿斤这个目标,我觉得要靠三个积极性,一是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二是地方政府抓粮的积极性;三是农业科技人员服务于粮食生产和一线农民工作的积极性。

2011-11-11 10:41:31

杜鹰:

32号文件就着眼于调动这三个积极性明确了一些支持政策,比如说明确提出加大对河南,特别是粮食主产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地方标准财政收支缺口。比如加大对种粮农民补贴的规模,扩大范围,完善补贴方式;比如明确要求国家安排的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以及能够带动地方发展的产业项目,要优先向粮食大省和粮食大县布局;比如要求促进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建立紧密的、密切的利益关系,等等,其目的就是要最终解决种粮吃亏问题,把这个机制问题要理顺。

2011-11-11 10:45:36

杜鹰:

二是,强调怎么解决河南用地紧张的问题。河南耕地是1.2亿亩,人均1.2亩。粮食要保住,首先要确保基本农田这个红线。我跟大家讲一个情况,河南省现在的城市化率只有39%,全国是49%,今年有可能突破50%,比全国低10个点。按照他们的规划,未来十年城市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的话,需要转移1500万人口。这个占地我算下来要几百万亩,城市扩张要占地、工业化进程要占地,一些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要占地,怎么保这个地?32号文件明确,必须两个严格的制度,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行最严格的集约节约用地的制度。实际上河南的用地还是有潜力,我们在河南实地调查的时候看到,比如说农村的一些集体建设用地还是存在粗放的现象,大概人均面积是248平米,但是按一般的规划,150平米就够了,所以这里还有节地的潜力。

2011-11-11 10:45:46

杜鹰:

当然,要实行城市建设用地挂钩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和做法,特别要注意一点,就是要保护农民的产权,尊重农民的民主意愿,要防止“被上楼”。另外,河南的一些城镇建设我们也认真看了一下,容积率也是偏低的,土地的利用还是不充分。一方面河南用地紧张,每年的需求大概在80万亩以上,国家每年给它的占地指标也就20、30万亩,这个矛盾怎么解决?也关系到能不能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我们想,根本一点就在集约节约这四个字上做文章。所以,整个支持河南“三化”协调的政策,关键解决好这两个问题,一是种粮吃亏问题,二是集约节约用地问题。

2011-11-11 10:48:18

郭庚茂:

粮食由“十五”末的830亿突破到了1000亿斤以上,而且连续五年保持了1000亿斤以上,占全国的十分之一的地位,粮食保住了。什么概念,河南去年生产1087亿斤粮食,我们有个调查统计,除了河南自身养活了1亿人吃饭以外,向省外,也就是为国家提供了原粮及制成品、转化品,折算起来有400亿斤粮食,这是个不小的贡献。这也是为什么党中央、国务院把河南作为“三化”协调示范区的原因所在,因为河南在这方面一直在探索,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坦率地说,“三化”协调的根本问题还没有解决,主要是什么问题呢?一是土地矛盾,稳固粮食基础要耕地,推进现代化也要占地,农和非农之间的土地矛盾很尖锐,因为我们人多地少。河南人均耕地只有1.2亩,不到0.1公顷。二是人的问题怎么办,工业化、城镇化就得减少农民,6000多万农民,人往哪里去怎么解决?三是城乡的公共服务水平差异太大。四是粮食上比较效益太低,种粮积极性还不稳固。

2011-11-11 10:49:37

郭庚茂:

所以,“三农”问题是制约“三化”协调发展的最大症结,人多地少是制约“三化”发展的最现实问题,城镇化水平低是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最突出的聚焦点,这就是河南的实际。所以,解决“三化”协调问题从大的方面来讲,要通过农业现代化来稳固粮食基础,通过推进工业化来实现经济的主导,通过提高城镇化水平来实现高度集约的发展,提高社会总资源的配置效率。所以,要以城镇化来引领。

具体来讲,从河南现在研究的思路来看,要着力研究三个机制:一是土地节约利用机制;二是农村人口有序转移机制;三是城乡利益协调机制。这几个方面如果不突破,“三化”协调就难以实现。

2011-11-11 10:51:37

郭庚茂:

从当前紧迫问题出发,我们在集中解决四个方面的关键问题:一是土地问题,解决土地矛盾,根据中国的国情和河南省情,根本的出路在于节约、集约、挖潜,所以我们提出一个“三保一高”的目标,“三保”即:一是严格保护耕地、坚守土地红线。河南的基本农田,国家给我们确定的是1.0175亿亩,这个红线必须死保。二是保障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土地需要。三是在土地占用过程中要高度保护农民的合理合法的土地权益。“一高”即:实现土地的高效集约节约力度,来缓解土地矛盾。我给大家交这么一笔账,有没有可能呢?有的。出路从哪里来?城乡节约用地挂钩,现在河南乡村建设用地一共占用了2360万亩,人均248平方米,不到4分地。如果河南城市化水平超过50%,在现有基础上还要占多少地呢?还需要450万亩地,达到50%,这是需求账。如果把农村占用土地的人均248平方米降低到200平方米,就可以腾出400多万亩地,就可以实现供求平衡。我们测算,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可以有900万亩的潜力挖出来。所以说,通过城乡挂钩、节约、集约、挖潜,这个路还是有的走的。

2011-11-11 10:52:34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