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我想包括最近北京提出的限购令,你要提供五年纳税和社保的证明,我想这个是不是限制的太长了?如果仅仅在这里工作一年或者两年,而且我有能力买房,而且是自住房,为什么不允许他买呢?他以后还要长期为这个城市做贡献。
2011-03-05 15:27:09
因此,我想改革户籍制度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特别是把那一两亿进城务工多年的农民,包括第二代已经出生了、长大了,尽量把进城务工的农民和外地农民变成当地的城市居民,所以户籍制度改革也是当务之急。谢谢。
2011-03-05 15:27:32
我的问题问给钱克明和李成贵委员。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培训班的讲话,提到要提高社会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在建设新农村时期出现了并村运动将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一些农民上访,很多都是因为房屋的拆迁问题。专家认为,中国的农民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承,目前来说农村的现代化还很难完全实现,农民被集中居住以后,他会因为由于他的家庭、宗族、财产的限制,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会凸显出来。还有的专家认为,农民的问题主要是要集中在增产、增收上,而不是在大规模采取这种并村运动。请问李成贵委员,在一些城乡接合部出现了一些农村建了一些小产权的房,这些房屋的建设,现在虽然国家一再叫停,下一步该如何处理?
2011-03-05 15:27:57
另外,北京最近出台的关于限制户口买房和买车的问题,这是不是对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一种“开倒车”的现象?谢谢。
2011-03-05 15:28:38
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其实是一个观点。我理解是这样,刚才李委员对这个问题谈的也很透了。
2011-03-05 15:28:59
总体来看,我们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时候要考虑长远,比如韩国和有些国家,当时为了防止农村凋敝,进行了大量基础设施的投资,现在看来,因为人口很多,转移到城市来以后,很多设施就没有用了,很多投资都是浪费的,甚至很多村都是空的。
2011-03-05 15:30:09
在中国很多地方居住都非常分散,这样就造成公共服务成本非常高,投资建设基础设施的费用也非常高,效率非常低。这种情况下适当集中居住,在长远看是有利的。
2011-03-05 15:30:24
我也特别赞同刚才李委员强调的一点,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这个过程暂时他不能接受,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的现代化的过程也不仅仅是盖几个高楼大厦,有思想、有理念,有很多精神层面的变化过程,这个变迁是一个慢慢诱导式的变迁,如果过分强制推动,好心办成坏事,这是一方面。
2011-03-05 15:30:54
另外,确实也存在有些地方打农民土地的主意,所以引起了很多矛盾,发生上访的事件。
2011-03-05 15:31:49
今后还是基于这两点,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如果他住习惯了,没关系,可以等一等,等以后他见识多了,到北京来看,觉得公共基础设施建得不错,这样的居住环境他可能更加向往的时候,这时候我们再顺应民意提供一些条件让他来居住,这时候做这种工作可能更好一些。
2011-03-05 15:32:06
请问钱克明委员,我们发现大多数农民工聚集在中国的东部,但是东部的省市和发达地区对农民工是否留下的态度一直不太积极主动,而且他们还有一些对农民工不太公平的制度,比如说社保和医保很难流转到农民工的家乡去,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2011-03-05 15:32:26
另外,地方政府是五年一届,他们对有眼前利益的农民问题,推的很积极。但眼前利益不够明朗的,执行力也不是很强。从国家层面来说,用什么样的手段和制度来平衡和遏制这种现象?
2011-03-05 15:32:51
另一个问题请问蔡继明委员,我注意到您的曾经的《确保粮食安全与增加农民收入的八条建议》。其中六条都提到农民的土地,您的观点让我想到重庆等地方正在施行的地票交易所,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以及对它的积极作用和将来的发展是怎么看待的?
2011-03-05 15:33:16
我试着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关于大部分农民工流向了东部地区,现在我们也高兴地发现,这种现象现在正在改变,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的转移和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慢慢在向中部和西部转移,这是一个方面。
2011-03-05 15:33:53
第二个方面,农民工也是要平衡的,如果在东部地区赚的钱足够高,他可能愿意留下来。如果在家乡赚的钱低一点,但是他可以在家乡享受天伦之乐,他更愿意留在家乡。
2011-03-05 15:34:18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随着产业的转移,农民工有回流的现象。关于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问题,现在也制定了一些法律,跟农民工签订一个更长期的协议,不允许根据订单来。我们发现现在有很多企业根据订单来招工,订单完了以后就开除了,今后在这方面可能会越来越严,用工长期合同,包括社会养老保险等等方面会执行得更好一些。
2011-03-05 15:34:32
关于粮食安全到底存在不存在,以及保护18亿亩耕地红线有没有必要,当然学术界、官方跟社会都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我们不去争论它。但是给定这个前提,中国13亿人口以后但是以后还要增加,那么粮食安全的问题确定存在。
2011-03-05 15:34:43
那么该如何保证?中央尽管采取了很多重要的措施,实际上中央政府强调粮食安全和地方政府觉得自己没有这个义务来保护粮食安全形成了一个矛盾,地方政府只要有可能会千方百计的把耕地变成非农业用地。至于农民,过去我们都说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但是种地不能给他带来一个象样的生活水平时,农民对保护耕地也没有积极性,你如果给他有诱惑性的补偿,他也愿意把耕地转移出去,当然你要给他相应的就业和其它的保障。
2011-03-05 15:35:09
保护粮食安全,这应该是全社会的公共产品,应该由社会来承担,不能够“既让马儿跑的好,又让马儿不吃草”、“凡是种粮的农民就吃亏”,凡是种粮的省、市、县都是穷省、市、县,这样就是激励机制不相容。粮食安全问题其实跟所有制没有关系,跟城市化也没有关系,按说城市化可以节省土地,所有制无论是私有制、集体所有制还是国有制,都有一个土地用途的管制问题,你只要严格执行土地规划,严格实行土地管制,无论是国有、集体所有还是私有,粮食安全其实是都能够保障的。
2011-03-05 15:3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