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正在运行的吉利汽车生产线。
编者按 仅用了短短9年的时间,吉利汽车控股集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渐成长为中国汽车业最具影响的自主品牌之一。吉利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快速发展,作为一种现象,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从今天开始,本报推出“自主创新·脱胎换骨看吉利”系列报道,希望读者从吉利的创新实践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在中国汽车界,李书福是一个引人瞩目的人物,吉利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企业。
李书福之引人瞩目,有言为证:
比如他说:轿车是什么?不就是四个轮子,两张沙发,加上一个铁壳吗!
比如他说:吉利要做中国的“丰田”!
吉利之“特立独行”,曾引来一些议论,不是没有原因的。吉利原来是干啥的?不是造摩托车的吗?“两个轮子”与“四个轮子”比起来,差得远呢;李书福是干啥的?不是刚“洗脚上田”的农民吗?造汽车可是个技术与资金密集型的行当,不是小本经营的企业搞得起的。
无论是行业内外,记者听到比较多的都是一些关于李书福和吉利的这样或那样的评价。比如吉利汽车是“用榔头敲出来”的呀,等等。
日前,记者有机会到吉利进行了几天实地探访,深有感触的是:被人们看“轻”了的吉利早已今非昔比,可谓“脱胎换骨”了。
逼出来的自主创新之路
今年是吉利进入汽车行业的第9个年头。到今年4月底,吉利已经累计生产汽车近50万辆。
有趣的是,与另一家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奇瑞当年一样,吉利造车的计划当年也是严格保密的。据参与早期研发的老职工回忆,当时研制第一辆样车的车间,门窗时刻都是紧闭着的。1997年,李书福以扩大摩托车产能的名义征下临海市城东的800亩荒地,还被人们怀疑是“炒地皮”。人们没想到的是,第二年的8月,从这片新建的厂区里开出了第一辆吉利汽车。
造“四个轮子”的汽车与造“两个轮子”的摩托毕竟不可同日而语。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吉利造车的困难不言而喻:缺少人才,缺少资金,缺少技术,缺少设备,没有“准生证”……可以说,除了造汽车的一腔热情,几乎什么也没有!更令吉利人难堪的是,李书福要“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的意愿,曾受到一些人的嘲笑。
李书福早年投身商海,做过装修材料,后来做摩托车,干一行成一行,1996年吉利摩托车产销量已达20万辆。这位既充满自信又有着丰富市场打拼经验的硬汉子,没想到走上造车这条路,却是如此的坎坷。他后来回忆说,我们企业造轿车,媒体不信,银行不信,行业不认可,就连汽车零部件公司都不愿意卖给我们零部件。有一次,他到一家零配件厂洽淡合作事宜,接待他的一位负责人听说他们只有5亿资本,又是民营企业,还想造汽车,扭身就走。
“不低头,不认输,擦干泪,坚持住,该受的苦我来受,该走的路我清楚,”出自李书福手笔的这段歌词,正是吉利艰辛成长历程的写照。吉利的发展除了依靠自己的力量别无他途:缺少技术,自己摸索加上四处求教;资金不足,发扬“花小钱办大事、不花钱也办事”的艰苦奋斗作风;没有人才,自办汽车院校培育自有人才;没有“准生证”,千方百计借壳造车;有人断言吉利造车“无异于自杀”,李书福愤然回以“那就给我们一次自杀的机会吧”……
吉利走自力更生之路,最终铸就了吉利自主创新的企业灵魂。多年以后,回首吉利走过的道路,李书福慨言:自主创新是被逼出来的!
“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
吉利是在人们怀疑和审视的目光中长大的。用李书福的话说:“吉利刚刚进入汽车领域时,有人担心吉利造不出汽车;等到我们造出了汽车,又有人担心,吉利拿不到生产许可证;等我们拿到了生产许可证,担心又变成了吉利汽车质量不好;等吉利汽车的质量被消费者接受后,又担心吉利造车不赚钱;等吉利实现了赢利,又开始担心吉利生存不了几年……总而言之,就是不相信中国人能把汽车干好。”
外界的怀疑与非议,成为鞭策李书福和吉利人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最大动力。吉利人并不“无知”,但他们确实“无畏”。他们坚信,中国人一定能够造出“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
随着对汽车制造工艺的了解,对世界汽车工业布局的熟悉,李书福深知要把汽车做好,没有捷径可走。必须像种树一样,慢慢浇水、施肥,种出一棵棵大树,长成一片片森林。“人家说搞房地产、搞股票赚大钱,我不眼红。我们就是要脚踏实地,内功有了,我们才有汽车工业。”
最初的吉利轿车,以“低档低价”走进市场。这种定位使吉利迅速找到了细分市场的缝隙,赢得了发展空间,但也造成了不小的负面效果: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技术水平、工艺水平、产品质量不高的印象。这与吉利人的长远追求相去甚远。经过资金与技术的不断积累,近年来他们大举投入进行技术改造,广纳人才组织研发,加强管理苦练内功,为打造全新的吉利付出了艰苦的努力。
“以前你们在市场上看到的吉利轿车代表不了吉利今天的水平,因为吉利已经实现了脱胎换骨式的改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吉利控股集团常务副总裁杨健自信地说。这位吉利的“元老”把吉利的发展道路概括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低价取胜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吉利迅速形成了经济型轿车的批量生产能力,使当时由合资企业控制的坚冰一块的价格体系得到了瓦解;
第二个阶段,是质量取胜的阶段。在不断提高工艺、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同时,2004年初吉利借全新产品自由舰投产之际,投入5亿元,对原有生产线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在关键工序使用了大批国际先进设备,包括高精冲压设备、全自动底盘传输线等,辅之以SAP软件为基础的ERP系统,大大提高了生产自动化程度,提升和保证了产品品质。
第三个阶段,是全面创新的阶段。从2005年开始,结合企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制订,吉利提出了全面创新、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目标,规范了产品开发模式,明确了企业发展方向,从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流程再造等方面着手,打造一个全新的现代化企业。
短短几年,一批批国内外汽车工业的顶尖人才在吉利汇聚;一条条高速运转的生产线在吉利投产;一个个自主研发的发动机、变速箱、轿车、跑车、赛车等新品在吉利下线……吉利的技术和实力迅速壮大,产品和企业面貌迅速改变。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一位多年联系汽车工业的“老记”再次采访吉利后,撰文惊叹:“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以前几乎全是手工作业的焊装线上,先进的机器人承担了最关键的车身焊接工序;一次冲压成型的吉利自由舰侧围和车门,工艺精度堪与德国车媲美……”
不久前,省政府有关部门的一个调研组看了吉利的生产现场,有同志感慨:“听说吉利希望省里给予支持,我们就以为吉利活不下去了,调研完了给点钱就行。看了之后我们有些震惊,吉利这几年变化太大了!根本不是什么活不活得下去的问题,而是如何活得更好、发展更快的问题。”
“世界很大,吉利很小”
当中国绝大多数轿车都装载着来自外国的发动机时,吉利斥巨资建设汽车研究院,自主开发出国内领先的VVT发动机;
当许多汽车技术权威断言,中国人没有能力开发并生产轿车自动变速器时,吉利的生产线上生产出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百分之百国内配套的轿车自动变速器并已远销海外;
当不少人对外国跑车气派的造型和风驰电掣的感觉一往情深的时候,吉利推出国内第一款跑车“美人豹”,让爱车族真真切切地过了一把瘾;
当人们对风靡世界的F1赛事已经习惯于只能充当“看客”的时候,吉利人宣布,从2006年开始,中国有了自己的方程式赛事……
李书福的“造车梦”曾被业内人士看作“笑谈”。最积极的评价也不过是把吉利看作搅动中国汽车工业的一条“鲶鱼”。不经意间,这条“鲶鱼”长大了。这个曾经只有“修理厂”水平的企业,正成为中国汽车工业中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成为汽车市场上谁也无法漠视的对手。
如今的吉利,拥有初具规模的吉利汽车研究院,拥有宁波、临海、路桥、上海四个整车、三个发动机、一个变速器及转向器生产基地,具备年产20万辆整车、20万台发动机、20万套变速器的生产能力。吉利汽车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50年来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性最好的企业之一,跻身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之列……
2005年10月,科技部主持召开“吉利现象研讨会”,与会专家们用这样的语言评价吉利: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想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不能没有像吉利一样的有灵魂、硬脊梁的企业!
“到2015年,我们要把三分之二的吉利轿车卖到世界上去。”这是李书福勾画的吉利发展蓝图。自2003年8月第一辆吉利汽车走出国门之后,到2005年吉利已经出口到28个国家,出口量累计突破万辆。在当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吉利成为惟一受到邀请的中国汽车企业。100多个国家的500多个经销商前来展台与吉利洽谈业务。
今年1月9日,吉利应邀参加第48届北美国际汽车展,没有花一分钱的场租费,吉利驾着自主研发的“自由舰”轿车出现在国际竞技台上,并获得车展组委会颁发的特别奖———“银钻奖”。
从国际车展归来,李书福对记者说:“世界很大,吉利很小。”
是的,相对于中国汽车工业肩负的期望与使命来说,吉利目前很小;
相对于国际跨国公司百年发展形成的强大实力来说,吉利目前很小;
相对于吉利人“让中国汽车跑遍全世界”的宏愿来说,吉利目前很小;
然而,正是现今“小小的吉利”,已经给中国的汽车工业和消费者带来了惊奇;人们有理由期待,今天尚很幼小的吉利一定能够强大起来,在不久的将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奇。 (记者 张曙红 黄 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