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9时,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夏利C系列试验车“威志”驶下生产线,可爱而落落大方的款式、各种新增的功能和配置令前来参观的人们啧啧称赞。
参观人群中的一位老者讲起了20年前的故事:1986年10月,第一辆夏利车下线。时任天津市市长的李瑞环深情地说:“我们自己生产轿车,华夏得利,中国人得利,就叫它夏利吧!”从此,“夏利”这个名字,伴着中国人自己生产的第一款经济型轿车,驶向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制造经济型车,所需要的科技含量与付出的艰辛不亚于制造高档车。它的难点在于,在利润有限的空间内演出一场精彩的好戏。”中国一汽集团总经理竺延风说。
20年来,夏利从中国经济型轿车的先驱,成长为行业领跑者,其发展的根本立足点,在于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始终保持强有力的产品竞争力。从最早引进日本大发车型为起点,夏利自主研发、自我完善之路越走越广阔,先后推出了三厢车、电喷型、自动挡等。
仅2003年,夏利车就进行了156项次技术与工艺改进,生产出A系列——“骏雅”和“绅雅”轿车。这两款轿车继承了夏利既有的性能优异、经济实用、稳定可靠、环保低耗等优势,将经典与时尚、科技与实用巧妙地结合起来,很受市场欢迎。
天津一汽夏利根据经济型车的特点,在管理上创新。经济型汽车利润空间小,公司就在降低成本上做文章。虽说公司是一家年盈利2亿多元的企业,但工作人员出差,一律不准住星级饭店;非紧急状况,不准打车;工人手套、肥皂头儿都集中起来卖给收购站。他们强化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实现财务集中、采购集中、项目管理集中、废旧物资处理集中;降低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制造费用、采购成本;实施“110”(节约1分钱、节约1秒钟、质量零缺陷)工程。在管理上做文章,使得天津一汽夏利的成本大幅下降。
夏利秉承“变与不变”的发展理念,在技术、外观不断变革出新的同时,皮实可靠的品质一直不曾改变。目前,夏利小轿车总产量突破120万辆,社会持有量达100万辆。2005年,夏利单一品牌销量居全国第一,公司连续3年累计实现利润6.4亿元,全公司职工人均年收入达3.3万元。
今年4月11日,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门口开来了一辆新疆牌照的老夏利,司机自我介绍,他开夏利已经10年,其间曾驾驶夏利几度爬上当地年轻人都不敢尝试的冰山,以近70岁高龄驾驶夏利参加新疆首届“环塔克拉玛干沙漠”汽车集结赛,获得第二名。他参观了夏利的工厂后,感叹说:“我本来就对夏利车的质量很有信心,这次我亲眼看到每一辆车出厂前要经过这么多的检测,信心更强了。”
夏利汽车有着优越的性能。“夏利家族西藏行”车队从天津出发,自东向西穿越黄土高原,从兰州经西宁进入柴达木盆地的格尔木市,再沿着青藏公路翻越昆仑山,穿过可可西里无人区,经过长江源头,穿越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经过10天的跋涉抵达拉萨。稍事休整之后,又从拉萨启程经青海、甘肃、宁夏进入内蒙古高原,通过河北、北京返回天津,全程1万余公里,历时25天。途中经历了盘山公路的崎岖,又遭遇了泥泞道路的坎坷。即使在延绵起伏的黄土高原和空气稀薄的青藏高原上,夏利轿车也能行驶到一小时100公里以上的速度。从技术角度讲,这样的性能已经超过了轿车的性能,可同越野车相媲美。
2002年6月,中国一汽集团与天津夏利重组后形成新的天津一汽夏利,明确了“一汽集团自主经济型轿车生产基地”的定位,以制造最适合中国家庭的入门级轿车作为企业使命,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将夏利打造成一款“省钱、省心、省时”的经济型轿车。“省钱”,就是买车省钱、用车省钱、养车省钱;“省心”,就是品质可靠省心、安全可靠省心;“省时”,就是维修省时、养护省时。(记者 傲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