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证监会:券商须让投资者理解"买者自负"原则 加强投资者教育 -北京:企业拖欠工资最高罚款3倍 出口企业调查:与人民币升值赛跑 -民政部加紧慈善立法 将改变管理缺位现状 将简化捐赠免税手续 -第四次生育高峰到来 粤年产一个百万人口县 06年200万夫妻离婚 -沪深总市值首破18万亿 股市收盘下跌 B股持续重挫拖累A股 - 京流动人员档案新规:不入社保不能存档 沪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四大钢厂联手开发海外矿产资源 中钢协驳斥"中国钢铁威胁论" -新企业破产法将推出 政策性破产明年终结 鼓励银行向小企业贷款 -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闭幕 -中国明确义务教育政府负全责 经费须报人大批准 部分高校拟改名
世界上最长跨海大桥无国家投资——记宁波创新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05 月 15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杭州湾南岸,一条钢铁巨龙正蜿蜒伸向大海深处。这里,就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的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现场。令人称奇的是,这项概算投资118亿元的浩大工程,宁波没有向国家财政伸手要一分钱,全部从市场融资。

非禁即入

制度创新提供动力源泉

乡镇企业改制趟出新路,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革拓展空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卸下包袱……过去20年,制度创新打造了今天的活力宁波。如今,制度创新又为宁波的自主创新提供了动力源泉。杭州湾大桥成为最典型的例子。

国家级特大基础设施项目,一直都是由政府投资,向来被视作民间资本的禁区。然而,宁波市委、市政府从决策之初,就把目光瞄准了民间资本。在对国家投融资政策进行认真研究后,他们得出一个结论:非禁即入。即凡国家法律没有明文禁入的领域,都可以尝试向民间资本开放。

民营企业闻风而动,距大桥正式开工还有2年多时间,注册资金开始分期到位。此后,虽经宏观调控等外部因素的冲击,但由于决策者的审时度势,不仅使融资危机化险为夷,反而吸引了实力雄厚的国有资本介入。目前,在大桥资本金中,国有资本占到了70.62%;一度占据绝对优势的民间资本,则下降到了29.38%。

直到现在,依然有不少民间资本持币相望:先是宁波一家民营企业找到大桥指挥部,愿拿出3亿元资金入股,但问遍各家股东,没有一家愿意出让股权;广东一家大企业也表示,大桥有多少空缺的股份,他们愿意全部接盘……

就在宁波人在禁区中摸着石头过河时,国家政策对民间资本的限制也一步步松绑:国务院继2004年下发《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放宽社会资本的投资领域后,去年初又出台《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中国民营经济带来了又一个春天。

眼下,宁波正着力推进新一轮体系建设:建设政府科技管理体系,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办法,统筹配置政府创新资源,形成政府与行业协会结合、政府与市场互补的管理机制。

脱胎换骨

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

作为一家以文具起家的民营企业,浙江广博集团曾经书写过傲人一笔:2003年底,联合国采购商来华为伊拉克战后重建采购1200万套文具用品,在考察了众多的文具企业后,把这一巨大的定单交给广博集团。广博联合制笔、书包等相关文具企业,提前完成了任务。联合国采购商十分满意,又向他们追加了400万套文具用品。

然而,令人称道的不是广博在传统产业中的作为,而是他们走出了一条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换的成功之路,靠创新拓出“中国制造”的新天地。

2001年,广博与加拿大合资组建纳米公司,建成国内第一条高水平超细纳米镍粉生产线。目前,广博纳米材料已拥有10条生产流水线,可实现年产300多吨,占国内市场九成以上。2003年,广博又开始进军数码电子行业,研发生产300万至8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以及MP3、MP4、PMP、DV等20余款数字产品。这些产品基本销往海外市场。

在外界眼里,宁波企业实力不可小觑:现有244个产品排名全国前10位,其中114个排第一位;专利数量在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中排第四位。

然而,宁波人却深知自己的“命门”所在:如小家电集群,虽产品出口量占全国80%,但家电产业的上游链却缺少关键的控制器产业;不少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足,研发经费投入不足,科技人才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

如何增强核心竞争力?宁波借助技术创新来脱胎换骨。拥有家电整机生产企业1800余家、配套企业6000余家的慈溪市,几年来纷纷与大专院校合作,建立自己的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把现代电子信息、环保、节能等技术应用到传统家电产品领域,进行集成创新,还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经消化吸收再创新后应用到自己的产品中。目前,慈溪家电企业中,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有8家,去年以来实施国家火炬项目4个,共开发高新技术产品120多个,申请国家专利300多个。

为加强对企业自主创新服务的力度,宁波正在加快建设公共服务体系,重点建立完善科技资源共享、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科技投融资、技术交易的五大科技中介服务平台。推动产学研体系建设,高校研究所出人才、智力、技术,企业出资金和设备,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加速科技成果转向现实生产力。

借脑生财

人才战略突破创新瓶颈

亟待在创新路上更上台阶的宁波,一直把人才作为最重要的抓手。“如果说宁波目前面临全方位的竞争,那么,最激烈的就是人才竞争。”宁波市委书记巴音朝鲁说。

宁波提出科技人才建设口号,推动人才培养从重学历向重能力转变,不论学历、职称、资历;把人才引进从补助性政策转向建设性政策,构筑长效服务体制;将人才激励从重选拔转向优环境,搭建有效的创新创业平台。

柔性流动,是宁波实施人才战略中的一项重大突破。宁波企业所聘请的人才可以不迁户口、不转人事档案,只应聘承担科研项目和管理咨询等任务,或以智囊、技术顾问等形式受聘于企业,主攻重点项目的技术攻关和新品研发。这种以项目、产品为纽带聘用“外脑”的做法,不但降低了企业引进人才的成本,扩大了引才空间,而且对许多不便离开当地的专家而言,既省去迁徙之忧,又可发挥专业所长。

在江北区,被企业聘请的科技人才目前有2000多名,至今已开发新技术和专利产品200多项,为企业赢利5亿多元,平均每项新技术产生的实际效益在百万元以上。

宁波的人才战略注重“引进”和“培养”两手抓,并对从事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人才予以支持。眼下,宁波正在实施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今后5年,每年培养技能型人才10万人左右,到2010年,全市技术工人总量由目前的34万人增加到84万人。从今年起,市政府每年将安排1500万元专项资金,资助补贴与企业挂钩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在职职工岗位培训。(记者 顾春)

来源: 人民日报华东版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 全国农业统计报告 / 农业发展报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