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会”召开之前,《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发布,党中央确定,全面实施《规划纲要》,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两会”期间,新闻中心专门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主题举行记者招待会,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财政部部长助理张少春出席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来自产、学、研和财政部门的官员同时出现在招待会现场,让到场记者感触颇深。
“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意味着从改革开放开始,中国要连续40年保持7%的经济增长。如今后继续保持40%的资本投入,那么,科技进步贡献率必须从现在的39%提高到60%,否则这个目标将难以实现。”徐冠华在记者招待会上说。
据统计,中国的科技人力资源达到3850万人,这无疑是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最可宝贵的资源。2006,自主创新这出重头戏的帷幕业已拉开,这些分布在产、学、研领域的精英们在未来的15年中将给国人带来哪些惊喜,或许国人对他们的期望早已超越了科学技术的层面!
现状——三驾马车 各走各路?
05年11月5日,在"中国自主创新·品牌高层论坛"上,国务委员陈至立指出:我国2万多家大中型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仅占25%,有研发活动的仅占30%。研究开发经费只占销售额的0.39%,即使高新技术企业也只占0.6%。不到发达国家的1/10。“总体上看,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多数企业尚未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创新的组织机制也不完善。”他说。
“两个因素——‘实力’、‘识货’缺一不可,首先这个企业要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其次企业的领导人必须有远见卓识”,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科技协会主席李连和对中国网记者说。
据统计,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消化吸收费用平均不到引进项目费用的7%。远远低于日本和韩国的水平。
05年国家统计局组织专家进行了历时4个月的调查,形成了《2005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品牌状况报告》。报告指出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有所提升,但“以企业自身投入为主,企业对社会资源的动用能力比较低,化解技术创新风险的能力比较差。”
目前我国创新条件薄弱与创新资源浪费现象并存。一方面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另一方面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成果不能得到有效应用,形成了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现象。
“科研评价体系中以文凭、论文数量决定科研人才水平高低的评价方式应有所调整”,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科学院院长陈勇对记者说。
这种以论文论水平的评价体系导致科研人员片面追求论文数量,花大量时间跑课题、要经费,论文质量却令人堪忧。甚至导致学术作假之风盛行、学术腐败不断。一方面中国每年的科技论文数排在世界前列,而另一方面,中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
“目前,大部分的科研人员追求的目标是‘论文’、‘奖励’、‘院士’,有些人当了院士就完成终极目标,不再从事创新工作了”,陈勇对记者说。
“教授能拿到项目科研经费,身价会提高”,全国人大代表、湛江师范学院院长郭泽深对记者说,“而且有些学校对教授每年拿到的科研经费是有要求的,没有经费可能就不能当博导。”
这种“急功近利”式的研究风格的后果,在日前中国高教学会专业委员会年会披露的信息中得以印证:在自然科学领域, 04年教师的人均论文产量是2000年的260%,而重点高校应用型科技成果转化的专利均价, 04年比2000年减少了近50%,技术合同均价则减少了1/3。
缺位—— 断裂链条谁来填补
90年代以来国家在科研经费投入上不断增长,陆续实施了863计划、211工程、知识创新工程等一系列科技计划与工程,科研单位和重点高校获得了大量的国家投资,但政府对企业创新的经费支持很少。中科院评估研究中心副主任连燕华曾撰文指出:“2003年全国20000多家大中型工业企业总共只获得51亿元。来自政府的科技拨款仅占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经费的3%,政府科技经费拨款中用于支持企业科技活动的经费仅占7%。”他认为:“国家科技经费投入结构不合理,政府科技经费的支持重点应当调整。”
在今年的“两会”上,这样的观点与部分来自企业界的代表不谋而合。湖南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詹纯新代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不了解市场,他们做出来的成果离市场需求太远,而企业真正面向市场、贴近市场,创新成果能顺利地转化。” 他认为今后国家科研经费就应该多流向企业:“目前,科研经费流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偏多,这也是造成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之一。”
而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张百良则对中国网记者表达了对这种倾向的担心:“这样会不会由科研单位跑项目变成企业跑项目?”
“很多人认为,企业是创新主体了,科研经费就应该拨给企业,好像不拨给企业,企业就不是创新主体了,这是一种误解。”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国杰代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强化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是企业向国家多要钱,科研经费都投向企业而不投给高校和科研院所,不能陷入误区。
“企业是以追求利润为最大目标,它的研发通常是为满足当前市场竞争的需要。而有些研究是有一定前瞻性、风险性和战略性的。”陈勇对记者说,“哪一类科研项目应该以大学为主,科研机构和企业可以参与;哪一类科研项目应该以科研机构为主,大学和企业可以参与;哪一类科研项目应该以企业为主,大学和科研机构可以参与;最好能分一分类。”陈勇认为这个工作应该由政府来做。
“我们国家的创新体系还没有形成,所谓体系,是要有机的结合,并不是有了机构、有了单元,就是一个体系。企业应该怎么做、大学怎么做、科研单位怎么做、资本怎么做,如果这些都明确了,形成一个科技产业链,这才构成一个体系。” 陈勇对记者说,“实际上,组成这个体系的单元我们都有了,我们现在面对最大的问题是各个单元之间的有机联系没有形成。”
探索—— 民间自发试水联动模式
“加强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重要途径。”全国人大代表、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程聚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近年来,中铁四局集团在城建的高科技工程项目以及重大建设装备上,多次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全集团营业额由2001年的46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140.17亿元,全集团总资产由2000年的41亿元上升至2005年的82亿元。“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中铁四局。”程聚生表示。
“这几年,中国企业越来越重视自主创新”,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工商联副会长、恒兴集团董事长陈丹对中国网记者说。陈丹所在的恒兴集团在10年前只是一家仅有16名员工、100万元的注册资本的小企业,现已成为一家总资产达14亿元的大型民营企业。在回答记者“企业如何才能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这一问题时,陈丹说:“必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
几年来,恒兴集团开始与中国海洋大学、中山大学、中科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等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在科研方面开展合作。“我们是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感觉到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主动找到他们的。”在总结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的经验时,陈丹对记者说。“这种合作目前已经走向机制化,首先要和科研单位签定一个框架协议,要明确这个课题要多少人力、多少时间来研究;获得的成果或专利的共享也应在开始时就明确。”“对研究人员个人也要有好处,要体现出他的价值才行,这样才能拿到真正的技术。” 陈丹说。
“我不想国家给我钱,更希望国家给我们政策上、机制上的支持。比如我们现在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和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我们给他们那一部分利润,投到了自主创新上,那么国家在政策上能不能给一些优惠!” 陈丹对记者说。
“这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并不是一个体系的模式。”陈勇对记者说。陈勇认为让产学研相结合真正成为一个有效的体系,首先必须明确体系中各个单位的定位,“要用政策引导和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把产学研结合起来。”
“我相信中介机构一定会发展起来,成为一支专业队伍,包括争取项目可能都由他们来完成,围绕一个主题把三者结合起来。到那时,中国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一定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陈勇说。(李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