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京
“只有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华民族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说起自主创新的体会,年逾花甲的重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明善委员滔滔不绝,“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众多的创新型区域和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企业还包括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我们要在全社会奏响自主创新的主旋律,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更应激发自主创新精神,培养自主创新意识,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在尹明善看来,当前搞自主创新首要的工作,是要消除相当多企业对自主创新的畏难情绪。“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仍然把自主创新看得很神秘,看得高不可攀,认为那是院士、专家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事,至少也是大企业的事。这种认识亟须扭转。我从1992年开办了一个9个人的小作坊,发展到今天的9000多人的大企业,经验和教训、体验和见闻告诉我,自主创新并非遥不可及。企业无论大小,皆可进行自主创新。我们一定要树立对自主创新的自信,让全社会和广大企业都来参与自主创新,这样,建设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区域和创新型国家就不会遥远。”
更进一步来看,企业搞自主创新,不仅要有信心,还要有恒心和耐心。一方面我们不能妄自菲薄,另一方面也不能急于求成。企业创新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和信念,以及有预见性的战略眼光。通威集团董事长刘汉元委员告诉记者一个好消息:由通威作为投资主体、管理主体和经营主体的“淡水鱼类基因测序和生殖免疫项目”最近已申报成功并实施。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人民币,定题为“草鱼基因组计划及产业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第一个淡水养殖鱼类基因计划,由通威牵头,国内外水产、基因研究领域著名专家联手完成。“我们搞这个项目并非图眼前利益,而是为今后5年、8年乃至20年的企业和行业发展储备新技术。一旦成功,将全面确立通威及中国在世界水产界的技术领先地位。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企业沉得住气,敢于投入,勇于坚持。”刘汉元的认识具有代表性。是的,走坚持自主创新、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打造自主品牌的道路,也许并非企业发展的一条捷径,却是一个承载着民族产业希望的、必须尝试的方向———这已经成为企业界代表委员们的共识。应该说,众多企业在自主创新上的努力已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和认同,而各级政府对创新型企业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也进一步坚定了企业自主创新的决心和信心,增强了企业在创新道路上“坚守”的勇气和韧性。
“万众识得创新事,万紫千红总是春。”尹明善套用古诗来表达他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喜悦和奋发之情。我们相信,随着自主创新成为国家战略,随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的制定和实施,随着若干激励自主创新重要政策的颁布和贯彻,随着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和广大企业对自主创新认识的逐步深化,我们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将形成日益完善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