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特派记者缪毅容、孟知行、谈燕 我国已进入必须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要把加快科技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要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政府工作报告》
今天上午,人民大会堂。
温家宝总理言辞铿锵:“要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时不我待。代表、委员豪情激荡:“新中国成立,我们不挨打了;改革开放,我们不挨饿了;自主创新,我们才能不受制于人。”对此,许多代表、委员感受深刻:一双在我国生产的耐克鞋,我们只挣一个多美元;可一经拥有品牌的耐克公司出售,就值上百美元。没有核心技术只能受制于人,自主创新才能自主发展。只有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才能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
蓝图宏伟,目标明确,攀越步履如何更快捷?代表、委员畅所欲言,献计献策。
创新,不能只见珍珠不见珠链
褚君浩代表:要改变企业找不到创新成果,科研人员又不知道企业需要什么的现状,须通过进一步完善产学研联盟,让双方在沟通中实现共赢,在创新领域大展拳脚。
李国杰代表:自主创新的成败与否往往不是取决于单项技术的突破,而是取决于创新链的整体规划能力。
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3200万人,研发人员总数达105万人,分别占据世界第一和第二位。而另一方面,我国发明专利授权中四分之三为外国人所拥有;申请专利数量最多的10家电子信息企业,5年申请之和仅相当于美国IBM公司1年申请的专利数量。褚君浩代表坦言:创新体系不完善,科技成果通过企业转化为市场产品总是慢人一拍。
自主创新的成败还取决于创新链的整体规划能力。李国杰代表打了个比方:我们不能等珍珠已培育加工好了才考虑如何串成项链,而是要按项链的要求加工珍珠。
“目前,我们大部分企业和科研院所眼里只见‘珍珠’不见‘项链’。即使合作,也是以临时性的单一项目合作为主,项目一完成,便不再往来。”褚君浩代表说,有机发光是我国科学人员率先发现的,但迟迟没能实现转化。后来才发现这一现象的日本,却第一时间在市场上推出相关产品发光元件,不仅掌握了主动权,还取得了自主知识产权。
从产业的战略发展角度看,自主创新的成功必须有3个条件:技术攻关成功;成果转化成功;市场经营成功。褚君浩代表建议,要让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经常互通有无,在创新的道路上确定方向,收获成果。千万不要把创新看成企业或科研院所的孤立行为。
创新,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目前,民营中小科技企业的创新作用还远未充分发挥。一些创新能力较强的民营科技企业面临核心技术产业化与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问题,导致持续创新发展受阻。严义埙代表认为,政府要通过政策、资金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加大对中小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激活中小科技企业的创新活力;一些实力相对较强的国有大企业要充分认识中小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像国际上许多大公司那样,善于吸收利用中小科技企业的创新成果。王佳芬代表建议,通过完善科技创新法规和政策体系,为大型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增添动力。
创新,容不得半点浮夸
周红玲代表:无论是今天的载人航天,还是过去的“两弹一星”,靠的都是几代人、几十年在实验室、在靶场、在基地踏踏实实钻研。“板凳坐得十年冷”,科研创新需要这样的心态,容不得半点浮夸。
黄尚廉委员:要通过规范各种立项评估工作,祛除科技创新中的浮躁现象。
“一个科学家如果经常在电视上出现,那么他的科学生命也就结束了。”王选院士生前的这句话,让不少代表和委员感慨。
“我国有不少杰出科学家,没有半点浮躁虚假,实事求是。”黄尚廉委员说,“然而十分遗憾的是,这种实事求是精神在部分研究人员尤其是新一代的研究人员中逐渐淡化。”
项目立项、研究试验、论文撰写、课题验收、成果鉴定……科研过程中,浮躁和虚假几乎存在于每个环节中。黄尚廉委员曾多次呼吁:要根除这种“红包一发,嘴角一擦,一个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就诞生了”的现象。
“一些科研人员为了立项而‘跑部钱进’;一些科研人员脱离第一线,成了通过各种关系拿项目的科技‘老板’。长此以往,距离真正的创新只能越来越远。”黄尚廉委员建议,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立项,应聘请德高望重、相对超脱的国内外同行专家参与;一旦立项,财政部直接将研究经费分阶段拨给项目承担单位。
周红玲代表认为,另一种浮躁体现在创新的“短视”上。“任何项目,都希望一投入就有产出,一开始就能立竿见影。其实创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像做科研一样客观严谨地对待它。”周红玲代表提议,创新中要倡导“板凳坐得十年冷”。
创新,需要环境和文化
惠永正代表:自主创新不仅仅是企业的事,是政府的事,更是全社会、全民的事。只有创新环境跟上了,创新文化普及了,我们才会在国家重点科技专项之外,出现“比尔·盖茨”,出现来自民间的创新力量。
江建中代表:政府应当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评估机制,让创新成为一种社会风尚,让更多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
惠永正代表说,创新其实无所不包。文化产业和软件产业嫁接形成新媒体是创新;城区试点由条变块的管理新模式是创新。创新,可以是上海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这样的大手笔,而一名大学生毕业后走上创业之路,也有创新精神的推动。
“创新决不能谈物质多,谈思想少;谈经济多,谈精神少。”谢丽娟委员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创新的一双翅膀。在“十一五”期间,如何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动理论创新,值得有关部门探索。
“牛顿为什么不是中国人?”汪品先委员语出惊人,“有点好笑?这看似可笑,其实很严肃,因为它涉及的是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的大问题。”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一点是通过普及创新文化,在社会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惠永正代表认为,“我们可以通过政府自上而下制定科研项目,但是我们规划不出比尔·盖茨。”
江建中代表也建议,政府应当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评估机制,让创新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现在还有许多不利于创新的地方,像论资排辈、迷信权威等。”汪品先委员说,“如对院士的尊重和优待,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体现,但对院士的过高定位和过分炒作,却又是盲目崇拜权威的旧病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的复发。”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崇尚科技的氛围,培养人们科学认识世界。代表、委员们认为,要像落实科技重大专项一样,用大力气来“培育”创新的文化土壤。只有夯实创新的基础,创新之路才会更加坚实。(解放日报北京3月5日专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