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本报报道我国企业参加五大国际车展情况引发的思考,记者走访了对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紧迫性有着亲身体验的青岛海信董事长周厚健,这段有关“走出去”的访谈,也从他参加一次国际展会的感受开始。
2003年,周厚健从美国CES展会上回来后,在海信的内部会议上分析说:“13年以前,我第一次参加CES博览会,那里聚集着世界最强企业展示的最好产品,当时我看到了韩国企业和日本企业的技术差距;而13年以后的今天,我所看到的是中国企业与韩国企业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是技术上的,甚至是‘产品概念和技术概念’上的……”
周厚健谈到,海信深切地感受到,当务之急是两个“尽快”:其一,尽快大幅度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其二,尽快进入一个“思路明确、机制优越”的技术开发状态。海信在树立自主创新主体意识基础上的芯片研发,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
“表面上看,影响我们‘走出去’的最大难点是核心技术缺乏,但本质是创新理念与机制的不适应。”周厚健说。
他介绍,“海信一直秉承这样的理念————核心技术可以追,但步骤无法省略。面对短期效益和长期利益的矛盾、面对重市场还是重技术的选择,海信坚持‘技术立企’。为了鼓励管理层特别是技术管理层胸怀大志,树立追求一流技术的价值观,视知识产权为最高财产,把技术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我们规定:各级管理者要高度重视技术投入及开发队伍建设,防止掏空企业技术资源的短视行为发生。”
为发挥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海信不仅在理念上强调自主创新,更从机制上确立了自主创新的核心地位,其“技术孵化产业模式”就是这样的机制。周厚健介绍说,海信集团技术中心充当着海信集团人才、新产品和新产业孵化器的角色,每一个技术创新项目都有明确的目标定位,以目标拉动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海信的每项规划都遵循着“人才引进————建立课题组————建立研究所————新的公司”的程序,先在技术中心设立研究所,待技术、人才和组织基础逐步完善后孵化为新的公司。这种独特的发展模式有效地克服了企业快速扩张过程中的“泡沫现象”,保证了海信旗下衍生出的企业都具有扎实的技术根基,既可以做到产品和人才同步培养,使企业走向市场后能很快进入角色,更可以避免由于决策失误带来的损失。1993年以来,海信涉入的新产业如空调、计算机、软件、防火墙、冰箱、移动通信等公司,无一例外都是按照这一模式孵化成功的。
周厚健进而谈到,“国家现在对企业自主创新非常鼓励和支持。我们自主研发数字芯片,国家专项支持加上各级政府奖励,总计近2000万元,对我们出更多的自主创新成果起了非常大的激励作用,海信自己也投入了3000万元。”
“企业自主创新的外部环境需要进一步完善,譬如协作问题。”周厚健认为,国内有很多高校、研究所、公司的技术开发成果几乎都没能及时产业化,大多处在实验室阶段,即使走出实验室也往往因为缺乏整机厂的配合而很快过时。为什么?一是单体投入较少,技术人员规模小,开发周期长,难以攻克技术难题;二是行业内缺乏协作,包括整机厂的协作,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为了技术,三星可以与索尼合作,夏普可以和日立合作,LG可以和飞利浦合作,而国内企业间的合作还远远不够。
“我国的家电产品在产出上绝对第一,这意味着一个巨大的采购市场。试想,如果企业之间通力协作,合资建屏、合做芯片、合做机芯,就完全可以牢牢地控制全球核心部件供应价格的走势,形成用市场换成本的优势,同时也完全有可能用3年至5年时间,在核心技术上迅速缩小与外国企业的距离,更好更快更多地‘走出去’。要构建这种大范围的协作机制,不是哪个企业力所能及的,这同样离不开各级政府协调与支持,这样就有助于进一步发挥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周厚健这样表达他对企业间通过协作达成共赢的期盼。 本报记者 刘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