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强调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我国已经到了必须更多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面对这样一个新形势和明确的政策导向,作为国家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如何把握机遇,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是我们亟待深入思考并付诸实践的重大现实课题。
围绕这个主题,我们对一些国有企业进行了调研,期望从这些企业汲取可贵的经验,进一步了解当前国有企业在推进自主创新中尚须解决的体制机制问题。湖南常德卷烟厂是一家创新型企业。自上世纪中叶开始,常烟面对行业结构调整和改革,主动面向市场,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企业不仅从困境中走了出来,还创造了芙蓉王品牌,并取得了“十年创造300亿财富”的佳绩。如今它已发展成为同行业成长性好、活力强、效率高、发展前景广阔的重点骨干企业。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大有可为
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如何,以及影响我国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技术创新主体一般是一个社会组织要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的整个过程并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其涉及技术创新决策、资金投入、技术开发、承担技术创新风险和获取相应利益,完成这一系列过程,企业最有条件也最有动力。常烟的技术创新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烟草行业是个特殊行业,目前中国烟草实行专卖管理体制,但面对改革开放新形势和卷烟消费层次的不断升级,也必须进行专卖体制下的行业内充分竞争,以集中资源提升产业竞争力。国家烟草专卖局适应这个新形势,确立了“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的发展战略。而当时国内有大小卷烟生产企业近180家,结构调整、优胜劣汰是现实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常德卷烟厂的芙蓉王品牌异军突起,并很快跻身于行业竞争力排名的前列。产品迅速成长为国内高档卷烟品牌,集“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和“国家免检产品”等多项荣誉于一身。去年末,企业实现利税近78亿元。生产者为此付出的则是提升产品技术含量、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不懈耕耘。常烟的成功就成在其品质的科技含量和品牌的文化含量上,而前者是基础。
该企业是我国第一家成立科研所的卷烟企业。近年来,随着行业科技水平迅猛发展,企业技术创新也不断升级。他们从上世纪末成立企业技术中心,再到2004年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中国烟草常德技术中心),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既有自己独立的研发中心,又有实质性技术转化能力的大中型企业。近三年来,企业又投入2亿多元,兴建了6000平方米的现代化科研大楼和引进了多种先进设备仪器,还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如今已形成一个立体化、多管道、复合型、开放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客观地说,身处激烈市场竞争的企业,很少有在意识上不重视技术创新的。但很多时候,在现实中面临着“非不为也,是不能也”的无奈。企业技术创新,要资金、要人才、要承担风险、要政策环境,而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在转型中都能完全占据这样的天时地利。但为什么总有这么一些企业,能闯出一片新天地?谋事在人。常烟从1994年起至今的两任领导班子,继承老国企的光荣传统,发挥面对市场的魄力、谋略和使命感,在新的历史时期,充分认识到行业竞争已延伸至上下游,一方面大力提升市场营销能力,一方面着力企业技术创新,进而形成适应新的市场环境的哑铃型企业管理模式。
在11年的技术创新历程中,常烟技术中心配方组的专家们印象最深的是关于烟叶原料色泽的争议。当时,厂内好烟叶的通行标准是色泽鲜亮,对其可用性认识并不透彻。但是,随着年产量逐渐增加,从企业的形象产品转化为效益产品时,如果固守着原有观念,原料问题很可能会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产品研发小组敏锐地意识到不能简单地把颜色作为衡量烟叶品质的唯一标准。他们提出,产品的用料应该以成熟度、可用性和实用性为前提,重点考虑原料的内在质量,如果能够达到风格突出、香气浓度适宜、内在化学成分协调一致等标准,即便是颜色偏深也一样适用。调香技术和加工工艺是该产品独具特色的技术亮点。其注重烟草本身的幽香和特质,在叶组配方和加香加料上尽量选择一些天然提取物,减少人工雕饰,使天然物与烤烟香气浑然一体。为了保持烟草的本香,他们不仅在选叶和调香上煞费苦心,而且在生产过程中的蒸叶、加料、烘丝等各项工艺均采用了独特的控制标准。事实证明,开发时对卷烟用料标准、配方思想、工艺处理乃至卷烟质量评价上都是突破传统超前进行的,而这一切正来源于常烟对中式卷烟核心技术的深刻理解,来自于对传统经验的超越和创新。
市场推动创新,地位源自科技。支撑常烟哑铃型管理模式的,正是这样一整套具有竞争力的技术创新体系。横向地看,其技术创新体系由决策系统、组织系统、资源配置系统等组成。决策系统作为整个创新体系之魂,是由厂长担任主任的科技委员会和由国内外资深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实现宏观技术创新的总体决策,确定重要项目立项、重要学术带头人引进和使用、建立管理机制等等;组织系统是纽带,具有四个研发机构,项目管理办、知识产权办、技术中心等财务联动管理系统,和企业战略部、分析检测室、科技信息室等创新支撑机构;资源系统是保障,涉及企业财务、物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服务系统的资源集成。企业还为科技创新设置了技术开发财务机构这个绿色通道;同时,也将人力资源放在企业创新的第一位置,并采取外引内培相结合的方式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目前企业已有各类专业科研人才近200名,人才结构趋于年轻化、专业化。
创新科学管理成就企业技术创新
当然,仅有创新体系框架还不行,创新体系也不能成为花架子。关键要看维系体系运转的动力机制和管理模式。要积极创新科学管理的体制机制,大力提高科学管理能力。一些国有企业成败的经验教训说明,创新科学管理才能推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常烟创新技术管理的实践也说明了这一点。
从动力机制上看,外部有市场“控量”与区域分割的“倒逼”机制,这转化到内部,就需要企业内部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近几年,常烟竭力倡导和努力完善了“岗位靠竞争,收入靠贡献”的用人与分配机制,在企业内部开展了一系列组织结构、人员选聘、分配制度的改革,充分调动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与此同时,企业通过整章建制,完善一系列激励和保障技术创新的规章制度,如出台了《常烟科技管理办法》、《常烟科技项目评审办法》、《常烟专家管理办法》等,从制度上、待遇上、奖励上向一线研发人员倾斜。企业还积极探索对科技人员实行绩效管理,已初步建立了主要技术人员的绩效指标库,积极筹划核心技术人员的薪酬制度改革。
从管理模式上看,该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模式更多地体现在产学研相结合上。技术中心承担着中枢作用,同时,用制度化的科学管理方式激发各方面的创新动力。企业技术中心一般具有超前研发、产品开发、科研管理和孵化器四大职能,只有形成系统的良性互动关系,才能达成整体功能的优化。为追求系统运作的最优化,近年来,企业一方面致力于建设高水平的研发平台,在技术中心内部建立了化学分析、烟草研究等公共实验室,企业目前的装备、技术水平已迈入世界同行业先进行列。另一方面,企业还秉承“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原则,与国内外一批知名大学、科研院所构建了国际合作的技术互动联盟,从原料、配方、工艺等方面系统地开展技术创新,搭建了厚实的产学研合作平台。这一切既为科研人员实现价值找到了现实舞台,又扩大了他们的科学研究视野。
技术创新还要靠群众性的参与,才能真正培育创新的土壤。多年来,常烟不是把创新只当作某个专门的职位或部门所做的事情,也不再将创新看作定期进行的项目工程,而是把创新看作每一个员工的一种重要能力,力图在员工的创意中寻找企业发展的最佳模式。为此,企业利用科研项目课题制管理的平台将企业创新研究深入到班组,扩大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参与面,使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和职工围绕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开展技术攻关活动。据统计,该企业每年由非科研人员技术攻关革新创造的效益不低于5000万元,各个环节的小改小革不断降低了技术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
正是这种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全体职工参与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常烟近年来每年都有不少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比如,他们开发了基于化学成分指标的烟草识别技术,并以此为基础开发了烟叶配方计算机专家系统来辅助产品配方,提高了产品配方的科学性,确保了卷烟质量的稳定;积极开展中式卷烟的减害降焦研究和参与中式卷烟的标准制定。近几年企业连续推出多项技术专利和自主知识产权,共有16项自主研发的技术成果获专利保护,并有多项成果获得行业级科技创新成果奖,其综合降焦技术和产品研发能力处于行业级省级领先水平。正是跟踪市场变化和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切实做到“研制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企业保持了对技术前沿性、市场前瞻性的把握。在国家烟草专卖局组织2004年度对全国60家卷烟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的评价中,常烟在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实施能力、实现能力和管理能力4项综合评价中进入了全国前六名。这也体现了该企业“科技赢取尊重,创新引领市场”的科技观。文/中央党校经济学部 曹新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李义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