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良好环境多出创新人才 ———五谈为自主创新鼓实劲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要始终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培养造就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坚持“科技创新,人才为本”,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本质上是一场人才竞争。科技竞争,说到底也是人才竞争。与此同时,人才在企业竞争和市场竞争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我们要抓住新世纪头20年的战略机遇期,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迫切需要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近些年,许多国家为了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都采取种种办法控制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而其中最难控制的往往正是人才。为此,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创新了人才资源的开发战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吸引和争夺人才特别是高技术人才。例如,美国、日本早几年就制定了有关人才战略,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也纷纷放宽对外国高科技人才的签证和居住限制。面对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形势,我们必须下大决心、大力气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把发现、培养、使用、凝聚优秀科技人才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改革人才工作机制,健全人才管理体制,为培养、吸引和用好千千万万的创新人才营造良好的环境。
第一,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着眼于我国科技事业的长远发展,以培养战略科技专家和选拔凝聚科技尖子人才为重点,努力造就一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和各类专门人才,使他们成为新世纪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要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重要公益性技术研究领域加快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要在企业着力培养科技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勇于竞争的企业高层次科技人才;要加强创新群体的团队建设,为青年学术带头人、技术带头人的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更多的机遇。
第二,努力营造良好的制度和体制环境,促进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目前,我国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不够,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消除,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有待完善。为此,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资源管理和开发体制,形成能够鼓励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机制;完善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营造一个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公平竞争环境;推进科技人才分配机制改革,为科技人才的成长营造更好的环境。同时,还要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长效机制,制定和实施对各类人才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政策,用良好的机制、政策、环境吸引人才,集聚人才,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第三,培育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文化氛围,优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一些国家和地区之所以能吸引各国信息技术人才,成为全球信息企业的栖息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形成了有利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创新氛围。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推动形成尊重创造、公平竞争、鼓励合作、注重实效的创新文化,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鼓励,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营造团结和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激励人才干大事业的舆论环境和工作环境。
尤需强调的是,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建设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打下坚实基础。我们只有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才能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无可比拟的人力资源,这是创新能力建设的基础工程。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大力推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稳步提高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质量,发展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不断提高各种人才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水平,使他们为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经济日报 2005年12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