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磊解读嫦娥二号如何做到一次轨道修正完成目标

2010年10月09日14:06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嫦娥二号 嫦娥 制动过程 近月点 圆轨道 远月点 卫星 轨道平面 通信技术 设计师 二号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人民网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前方演播室,今天我们邀请到演播室嘉宾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嫦娥二号”卫星副总设计师王晓磊,欢迎您王总。

王晓磊: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非常高兴请王总在今天第三次近月制动任务之前来到我们的演播室给我们进行一个解读。刚才我们知道,今天“嫦娥二号”将要进行第三次近月制动,今天是9号,是“嫦娥二号”发射的第九天,九天以来,您对“嫦娥二号”卫星的总体运行情况是怎样评价的?

王晓磊:我们的说法是“未见异常”现在还没有发现“减分项”。

主持人:如果让您给“嫦娥二号”打一个分是不是分会很高?

王晓磊:是的,但是现在先不打,“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主要的任务还没有开始。

主持人:搞科研的人特别严谨。今天“嫦娥二号”将要进行第三次近月制动,通过前两次近月制动,想请教一下,第三次近月制动“嫦娥二号”将完成哪些任务和行动,和前两次近月制动有什么不同?

王晓磊:这次的点火总用量是800米/秒,第一次大概点了一半,400米/秒,打到12小时轨道,第二次打到3.5小时,今天要真正打到117分钟环月一百公里高的轨道上。第一次近月制动最大的风险是点火量不够,容易脱离月球跑掉,第三次近月制动最大风险是不能正常关机,容易掉到月球上。今天最关注是正常关机,如果不能正常关机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主持人:通过这次近月制动就可以达到预计的目标?

王晓磊:是的。

主持人:今天的近月制动完成以后,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嫦娥二号”的任务就取得了成功?

王晓磊:我们叫“有可能取得成功”。轨道都上不了,后面的事都谈不上。

主持人:我们知道“嫦娥二号”卫星上面是安装一台CCD立体相机,而且“嫦娥二号”飞行过程中,会把轨道高度降到15公里,从而获得接近1米分辨率的精细图像,这么精细的图像要求,对卫星在设计研制过程中是不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王晓磊:按说“嫦娥一号”在100×15公里进行过演练,我们获得一米分辨率图像主要是为了嫦娥工程后期,包括着陆动作,给它选择着陆区的。需要一块相对来说石头、坡都比较好的地方,因为我是干控制系统的,控制系统主要的风险是,因为整个过程是非速控区,是在月球背面,是近月点15公里高的地方是在正面,我们是在背面点火,如果没有关机的情况,或者点火量过大,制动量过大,等转过来可能就撞月了,主要是风险比较高,月球上的山是12公里,我们飞15公里是风险比较大的。

主持人:通过媒体的报道,我们知道,“嫦娥二号”的任务中预计完成三次轨道修正,但是实际上我们只进行了一次,这是不是也说明“嫦娥二号”是超预期完成了目标?

王晓磊:进行三次轨道修正只要第一次修正好,后面就取消了,“嫦娥一号”也是这样。我们这次跟“嫦娥一号”情况一样,打到入轨以后,进行完第一次修正以后,误差非常小,算出来第二次、第三次近月点已经达到要求了,所以就取消了二三次的修正。

主持人:所以二三次是我们计划中如果每次情况不一样,但实际上它很有可能一次就完成了。

王晓磊:是的。

1   2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人民网-科技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