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作为我国第二颗月球卫星的嫦娥二号今天将进行第三次近月制动,从长征三号丙火箭托举升空,一直到进入“使命轨道”,以至于未来可能的飞返地球,“嫦娥”在太空中的一举一动都是由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专家们遥控的。
据记者了解,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参与嫦娥二号任务的50多个关键岗位的参试人员中有一半是80后,参加任务的主任设计师和副主任设计师,平均年龄大都在32岁左右。
手指熟练地在键盘飞舞,一串指令被迅速注入计算机,几秒钟后显示屏上的嫦娥二号卫星悄悄扭动了身姿,沿着既定轨道向月球奔去。这个给“嫦娥”发送指令的人就是于天一,30岁的软件工程师、遥控组组长,“卫星地面测控人员通过遥控指令控制嫦娥卫星,指令几秒钟就能到达卫星,一丝微小的错误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一旦发送就没有更改的机会,所以必须确保指令一次成功。这十分考验我们的心理素质”。
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挥舞国旗的场面让很多人震撼不已,但很少有人知道,正是于天一准确发送指令,控制飞船搭载的相机及时转变了视角,人们才享受到了这场视觉盛宴。多次任务期间发送的数千次直接指令和数据块无一差错,使于天一被同事们称赞为“金手指”。
嫦娥二号卫星对虹湾区成像后将转入长期管理阶段,而卫星专用长管遥控软件的开发者就是一个1981年出生的年轻人崔雁。从2002年大学毕业的普通学员,到成长为现在的“长管”主任设计师,崔雁面对嫦娥二号长期管理对测控精度和周期提出的新要求,从软件源码的修改,到任务状态的变化,从指令序列的核对到注入数据的检查,每一处细节都不会放过。
在嫦娥二号任务的测控岗位上,作为上行控制岗位负责人,1982年出生的陈翔是第一次独立担纲,负责整个上行控制方案的拟制;为应对“国外测站、国内测站、VLBI天文台观测站”三网合一测控方式带来的网络安全风险,1981年生人的计算机工程师鹿泽州和同事一起自行设计隔离设备,确保嫦娥安全测控;北京中心最年轻的遥测软件主管设计师姜萌哲是个27岁的女孩子,但却承担着负责接收、监视、处理卫星数据,为飞控决策提供依据的重任……
“北京中心的人才队伍梯队是非常合理的,我们有经验丰富、身经百战的老专家,同时每年都会有很多年轻人到中心来。”嫦娥二号任务测控通信系统指挥部副指挥长、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党委书记刘清华告诉记者。(北京青年报 樊宏伟 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