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2012年5月14日电 (记者王振红)5月13日,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举办的一年一度的《中国现代化报告》专家座谈会,在北京中关村举行。今年报告的主题是农业现代化,这是它的第12本年度报告。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研究员向记者详细地介绍了中国农业经济的事实和前景:
首先,农业供给。在1961~2007年期间,中国人均谷物供给提高了1倍,人均肉食供给提高了12倍,人均水果和人均植物油供给分别提高了14倍和10倍;人均奶类、人均蛋类和人均鱼类供给分别提高9倍、7倍和6倍;粮食浪费比例下降了36%。中国粮食自给率,1961年约为93%,2007年约为99%。
21世纪,中国农民人均供应人口会增加;人均植物油和水果供应、人均奶类和肉食供应将有较大增长,粮食自给率应保持在98%左右等。
其次,农业流通。1990年以来,中国人均农业贸易和农民人均出口分别提高了5倍和3倍。2000年以来,中国已经成为农业净进口国;2008年中国是农业粗物质、食品、植物油、肉食、奶类等的净进口国,人均农业净进口为39美元。2000年以来农产品平均关税下降了约49%。2008年中国农民人均出口约为世界平均值的12%,约为美国的0.2%,约为高收入国家平均值的0.3%。
21世纪,中国仍将可能是农业净进口国;中国农业国际贸易会继续增长,农产品关税可能会继续下降,国际农业贸易摩擦会继续存在等。
其三,农业需求和消费。在1961~2007年期间,中国人均营养水平提高了1倍,人均动物营养提高了10倍,动物营养比例提高了4倍多。2000年以来,中国人均营养供应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人均谷物消费有极限,从1961年的93公斤上升到1984年的182公斤,然后逐步下降到2007年的152公斤。
在1961~2007年期间,中国消费结构变化明显。例如,中国人均谷物消费先升后降,人均肉食消费提高了12倍多,人均水果、植物油和蔬菜消费分别提高了13倍、6倍和2倍多;人均蛋类、奶类和鱼类消费分别提高了10倍、7倍和4倍多;中国谷物食用比例从64%下降到53%,谷物饲料比例从19%上升到31%等。
21世纪,中国人均粮食需求和消费会有极限;人均植物油和水果需求、人均动物性营养、人均奶类和肉食需求、饲料用谷物需求等将有较大增长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