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后航天时代”初见端倪
美国政府正在积极启动后航天时代新的太空探索方案。
2010年4月,奥巴马政府公布了“火星计划”,宣布美国未来太空重点将转为深空探索,届时将研发出能飞得更远的航天飞船。奥巴马认为,美国航天的未来不在低地轨道,必须走向更远的地方。
美国计划在2025年送人前往一颗小行星。NASA今年已经启动一项新的重型火箭的研制工作,争取在2016年研制成功。
美国下一代航天运载工具也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美国航空航天局局长博尔登在一份书面声明中表示,要在本世纪30年代中期实现人类往返火星轨道。
专家认为,2010年4月和2011年3月两次试飞的美国空天飞机X-37B将成为未来几年最为先进的航天运载工具。
原本由航天飞机承担的向空间站运送宇航员和物资的任务最终将交给美国的私人企业来完成。商业火箭将取代NASA已经研发了四年之久的“战神I”。《纽约时报》将其描述为“美国政府计划让宇航员升空私有化”,并评论“这一转变将‘使NASA走上更具可持续性、更宏伟的发展道路’”。
据该报道透露,在航天飞机退役后,美国政府将鼓励各类私人公司建造和发射多种航天器。条件成熟以后,美国宇航局将租用私人飞船将宇航员送入太空,以便节约经费,开展更为“尖端”的外太空探索活动。
目前,有意充当“太空出租公司”、涉足“太空的士”行业的公司包括波音和洛克希德-马丁合作成立的美国发射联盟,以及PayPal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创建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此外,一些互联网新贵也对太空发射活动跃跃欲试,并且出巨资打造了自己的火箭和飞船。不管是从技术还是从财力来看,私人航空都比NASA底气更足。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似乎是这些企业中最有希望第一个拿到NASA“订单”的企业。该公司计划明年开始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最终实现向国际空间站运送宇航员。其正在研制的“猎鹰重型”大推力火箭运输能力是航天飞机的两倍。下一步则是在10~20年内,把首名宇航员送上火星。
美国航空航天局副局长洛丽·B·加弗称未来载人航天前景光明:“我们要采用曾在这个国家里发展出所有那一切杰出事物的模式,即通过企业、通过竞争来发展载人航天。”
对于美国航天飞机时代结束之后将出现的新局面,英国《每日电讯报》评论说,美国航天飞机时代终结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美国停飞航天飞机,表面看似乎是美国航天史上的一次重大挫折,但如从产业角度看,这是航天产业的重大跨越,对未来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好处。
博尔登也对此充满信心:“有人说,航天飞机最后的飞行任务,标志着美国支配人类太空飞行50年的时代被终结。但我想告诉你们,美国还将继续领导太空探索至少半个世纪,因为我们有成功的基础。在NASA,失败并不是最后结果。”
普通人的太空梦也不再遥远
据国外媒体报道,今年,美国维珍银河公司的太空船2号将会搭载首批太空游客进入太空。
截至目前,共有500人报名成为首批太空旅客。首次太空旅行的票价是每人20万美元。
维珍银河公司创始人、亿万富翁布兰森正在新墨西哥州拉斯克鲁塞斯镇建造美国最大的商用航天发射场,也是全球第一个商用航天发射场。
布兰森这样描绘未来的太空游项目:乘客在进行太空旅行的时候,由维珍银河的白骑士2号(特殊喷气动力母船)将乘客乘坐的太空船2号带到发射高度,然后释放太空船2号,由太空船2号带领旅客完成亚轨道太空飞行,飞行高度约为35万英尺。乘客将感受到大约4分钟的失重状态。
从事私人太空旅游的一家企业负责人表示,一位匿名的亿万富翁已为太空旅馆项目提供了30亿美元的启动资金。很多对“太空旅馆”感兴趣的富豪,也在这一计划中预定了客房。
此外还有消息称,美国旅馆业大亨毕格罗所创建的毕格罗宇航公司计划建造充气式太空站,并在4年后让其升空,成为第一个民营太空站。
据了解,近年来,美国的私人载人航天飞行产业已经逐渐成熟。
目前美国已经有很多商业公司为普通游客打造太空旅游项目。
《科学美国人》太空科学编辑马瑟认为,拥有专业太空飞行器队伍,以及多家私人公司参与,是美国推进太空飞行计划的最好方式。终有一天,在太空也能够拥有希尔顿酒店和赫兹租车公司,得到非常棒的享受。
不远的将来,人们可以通过私营的太空飞船往返于天地之间,如果愿意的话,还能在“太空旅馆”里住一个月。虽然价格不菲,但太空游似乎不再是少数人的冒险,普通人的太空梦也不再遥不可及。
美丽的太空已经在向普通人招手。
航天探索的初始动力
美国人探索太空的热情始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二战胜利后充满自信的美国人,被太空探索这个新天地深深吸引。美国政府对航天项目大力支持,自由的文化氛围也使探索精神能够更加自由地翱翔。
“阿波罗”号登月成功,美国确立了空间技术的领先地位,更加激起了美国人探索外太空的热情。这一热情在催生了航天飞机计划的同时,也催生了一大批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科幻作家们乐此不疲地编织太阳系或更远的太空旅行故事,例如《星球大战》、《星际旅行》、《外星人E.T.》、《第三类接触》等等。
对太空探索的热爱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2005年,当“发现”号重返太空时,美国人群情振奋,无数旅客冒着被丹尼斯飓风袭击的危险预订酒店房间,英国《泰晤士报》不禁感叹:“‘发现’号的魅力与独立日、圣诞节相比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作为著名的航天城,休斯敦市是美国得克萨斯州最著名的旅游地之一,每天吸引着大量的美国人前去参观,其中绝大部分是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去。休斯敦宇航中心,也就是美国航空航天局所在地,游客更是人满为患,退役的宇航员们在这里以亲身经历向青少年讲解神秘的宇宙空间。
在宇航中心参观大厅的入口,牌子上用英文写着:“为了能看到遥远目标的梦想者和探险者,为了庆祝发现和得到新知识,为了将来可以成为更高极限的探险者的孩子们,我们献上这个学习中心。”
笔者以为,正是这种对遥远目标的梦想和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推动美国人乃至全人类积极开展一项又一项太空计划。其中当然有政治、经济的考虑,然而最初始的推动力则是对未知事物、对新领域的永不衰竭的好奇心、求知欲。正是这种精神推动着人类向宇宙深处挺进,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
美国30年的航天飞机发展历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一个民族,永远不要停下追寻梦想的脚步。在这个过程中,错误也自有它的价值。正如美国航空航天局局长博尔登所说:“在NASA,失败并不是最终结果。”
只要梦想和探索精神仍在,人类的目光就会继续向着宇宙深处探寻。
航天计划可以终止,然而人类向未知领域进发的脚步永远不会停下。(郭勉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