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6成居民月入不足3000 个税暂不调整 蒙代尔建议发1万亿购物券 -两岸"大三通"正式启动 马英九出席首航仪式 航班计划发布 历程 -国办"金融30条"稳定股市 适时推创业板 或有更多政策出台 全文 -明年中央投资定5重点投向 大幅增三农投入 -燃油税将从生产环节征收(答问) 油价只降不升 超半数网友赞同 -中国启动九大行业振兴规划 推出八大举措全力扭转工业增速下滑 -中日韩峰会举行 共御金融危机 3中国船员涉嫌袭警在韩被判刑 -国土部:确保扩大内需新增项目用地 耕地保护"共同责任"初步建立 -中国调整资源利用产品和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 明年加快价格改革 -中国消费连续9个月保持20%以上增速 明年经济一季度将低速增长
首页>>科技动态
北航15名学生自制火箭"北航2号"成功升天(图)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12 月 15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学生们正在整理从酒泉带回的“北航2号”。本报记者范继文摄

在普通人的眼里,学生亲手制作火箭并将其送上天是件天方夜谭的事。但北航学生创造了奇迹——12月5日,“北航2号”火箭成功飞天。之前,这些小科学家遇到很多困难,还曾有过发射失败的经历。值得“炫耀”的是,他们研制出我国第一枚以固液混合发动机为动力的探空火箭。之前,我国固液混合发动机尚没有发射成功的先例。

“北航2号”升空

12月5日下午3点05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3,2,1,点火!”一声令下,北航学生王虹玥按下了点火按钮。“嘭”的一声,“北航2号”火箭尾部瞬时喷出一股耀眼的火焰,箭体呼啸而出,直刺高空。

操控室里的20多名北航学生和老师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成功了,终于成功了!”仿佛只有呐喊、跳跃、拥抱、哭泣、大笑才能表达出当时的复杂心情。

20秒后,监控屏幕上显示火箭分离成功,他们冲出了控制室。当时搜索车已经向回收地开去,“走,我们跑过去!去亲眼看到落地的实物。”于是所有的老师和学生在戈壁滩上向2公里外的目标物跑去,高度兴奋使他们早已忘却了已经几日几夜没有合眼。

这一刻,他们等了两年。

本科生受命造火箭

两年前的12月初,北航传来好消息,“北航2号”马上要成立项目组,而人选就在当时大四的保研学生中挑选。

此前,北航学生自己设计制作的第一枚火箭“北航一号”刚刚发射成功。

本科生动手制作火箭,这似乎是遥不可及的事。

但当机会来临时,他们想的不是自己行不行,而是不要错过这个机会。经过双向选择,宇航学院本科3个专业的15名学生进入项目组。

在宇航学院的会议室,项目组的学生成员及11名指导老师、2名有经验的师兄和3名专家第一次开会宣布项目启动。宇航学院常务副院长蔡国飙宣布,“北航2号”要完成的目标是自主研制我国第一枚以固液混合发动机为动力的探空火箭。

这在当时无疑是个大胆的设想。

之前,固液混合发动机的发射实验在我国没有成功先例。在没有可借鉴的条件下,十几个本科生能完成这一目标吗?“外国能做成功我们也可以,而且有那么多有经验的老师给我们做指导,心里有底。”当时有学生这样表态。

小降落伞难倒高才生

项目组成立后,15名学生按照专业所长分成总体、控制和动力三个组别。他们立即着手设计发动机。半年后,初步设计成型。

项目组负责人之一李君海负责制订时间计划表,最早他们预定发射日期在今年上半年。可当项目从纸上谈兵进展到实际制作环节时,他们才发现一切并不像想象得那么简单。发射时间数次推延。

困难落到了他们头上。项目组另一负责人罗钦钦负责把图纸交给航天单位加工,没想到,作为回收所用的小小降落伞竟然让他吃足了苦头。

第一次到加工厂时,他只拿着一张草图,上面画出了降落伞的形状和大概的大小。工程人员一看就立即要求重画,并说明至少要标清伞布和针线的材质、长度、角度等许多细节。“最起码要一张能让我们看得懂的图纸。”从加工厂出来,罗钦钦觉得难以满足工程人员的要求。

书本上几乎找不到可借鉴的降落伞图纸,他只好向指导老师和师兄讨教,可画出来后,还是一次次被工厂驳回。一直到第四次才成功。

来源: 京华时报

相关文章:
北航08年在湖南招生130名 招飞行员13名
中国首艘液化天然气运输船交付 北航为大飞机制造新开本科专业
3高校公布招生计划 北航针对大飞机制造设本科专业
图片新闻:
山西运城足疗店火灾引发踩踏事故 至少7死10伤[组图]
地方政府发债有望明年推出 配合实施政府主导性投资计划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