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县城灾后重建选址与规划五个备选方案。
五方案对比简表
“五选一”结束,但行政区划如何调整仍未敲定
在汶川大地震中几乎被彻底摧毁的北川县城,已成为一段充满悲情的历史;而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新北川县城将在安县安昌镇东南方向两公里处重新崛起。
重建规划研究编写完成
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北川县城“5·12”特大地震灾后重建选址与规划研究》(下称《研究》)日前已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抗震救灾规划工作组、绵阳市规划局、中共北川县委员会、北川县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及武汉勘测设计研究所共同编写完成。
《研究》对安昌东南、擂鼓镇、永安镇、安昌镇、桑枣镇五个选址方案进行论证和比对后,最终推荐了安昌东南选址作为北川新县城的选址方案,而这一选择方案目前已初步获得绵阳市政府方面的认可。
少量可用之地已建乡镇
1952年,出于防备匪患等考虑,北川县城由原来的治城搬迁至当时人口仅为500多人的曲山镇,并一直持续至今。曲山镇处于两条活动断裂交会处,且长期遭受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最终在这次地震中遭遇灭顶之灾。鉴于地震之后治理难度极大,地质条件已决定了北川县城无法就地重建。
但是,即便是在整个北川县辖区内,适宜建设县城的选址也极度匮乏。《研究》指出,北川县全境皆山,北川全县域海拔在1000米以下的土地面积仅占全县的10%。仅有的少量适宜城镇建设的河谷平坝地区,也已经几乎全部被已有的乡镇占用。
因此,在五个备选方案中,安昌东南、永安镇、安昌镇、桑枣镇均位于安县辖区内,只有擂鼓镇位于北川县境东南部。虽然该镇北距县城曲山12公里,南距绵阳市区51公里,是北川县域通往安县、绵阳市的南大门,不过,《研究》认为,擂鼓镇“空间较为局促,条件一般”。
另外四方案各有特色
至于另外四个备选方案,则各有特色。
安昌东南方案位于安昌镇东南方向约2公里处,并与黄土镇接壤。北距原北川县城33公里,南距绵阳市区约32公里。这里“地势平坦开阔,周边群山低丘环抱,自然景色怡人”。
永安镇方案则位于安县北部,与北川县接壤,北距擂鼓镇约13公里,南距安昌镇约6公里。如果北川新县城选址于此,则可依托永安镇镇区及其周边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发展,且这里7.5平方公里较开阔的用地范围,可为新北川县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这里也被认为是地质灾害易发区,《研究》认为“在此用地需慎重考虑”。
桑枣镇方案在安县中部,川西北地区浅丘平坝区,紧邻西北侧的中山深谷区。东距安昌镇18公里。这里“8.94平方公里的用地范围,地势开阔,条件稍好,但交通通达性与安昌东南选址相比之下,稍显不足”。
是否撤并安县有争议
此外,随着北川县城的搬迁,有关地区行政区划的调整成为必需。《研究》也对行政区划调整方案进行了论证,目的是确保行政区划的调整既能有利于北川新县城与北川县的融合、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并符合安县发展的需要,以及有利于绵阳市区发挥中心城区的作用。
据记者了解,行政区划调整主要争议在于是否撤并安县,但《研究》仅仅是设计了各种可能方案以及对应的备选方案,并没有给出明确的选择倾向。
根据《研究》分析,如果要维持安县,则调整方案仅将安县的永安镇、安昌镇和黄土镇的部分地区纳入北川,在最小限度影响安县的同时满足了新北川县城的选址要求。另外一个方案则是安县撤县设区,即把安县的花荄镇、界牌镇、清泉镇、塔水镇、宝林镇、兴仁乡、乐兴镇、秀水镇、迎新乡、河清镇、永河镇、黄土镇部分共计12个乡镇撤县设区,同时纳入涪城区的河边镇一并成为绵阳市安州区。而这一方案则将更大程度把安县融进绵阳,以获得更多发展机遇。(据《财经》陈中小路报道,此文系《财经》杂志授权本报独家转载,谢绝其它媒体转载)
建现代化羌族文化城
《研究》从地质条件与安全性评价、区位条件、用地条件、市政基础设施条件、社会服务设施、行政区划影响、羌族文化塑造与展示以及环境景观条件等方面,对上述五个方案进行了论证对比后,最终推荐了安昌东南选址作为北川新县城的选址方案。这份研究报告指出,因为此地“地处河谷平坝至盆地的过渡地段,工程地质条件好;地处北川、安县联系绵阳市区的主要通道上;规划用地约10平方公里,可发展用地充裕;受现状制约小,文化特色塑造空间大;安昌河横贯、周围被低山环绕,自然景观独特,综合条件最优。建设初期可以相邻的安昌镇作为有力依托,形成规模后可将安昌镇纳入县城发展建设的整体,形成全面发展的态势。”
根据规划,未来这里将成为“现代化的羌族文化城,绵阳西部山区的旅游服务基地,特大地震恢复重建示范区。”未来可能转移至此的原北川县城以及周围乡镇居民尚不得而知,这还将取决于安昌东南当地居民的搬迁意愿以及对应的移民政策;但根据《研究》对选址用地的容量分析,认为最终的人口规模不应超过5万-8万人。(来源:金羊网-新快报)(来源:四川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