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秀镇镇长蒋青林透露,经过专家审慎调查和检测,映秀重建新址基本确定,即在原址以西1公里处,与原来的镇子隔桥相望,估计3年后可恢复重建,再造“阿坝第一镇”。不过,映秀要完全恢复到震前水平需要5到10年的时间。
映秀探索三种模式重建
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兼广州市支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工作前线指挥部总指挥赵南先告诉记者,目前,广州建设者们按照朱小丹书记和张广宁市长的嘱托,根据陈国副市长指示,科学规划,以人为本,探索出三种行之有效的模式。
赵南先说,地震后,1.2万多人映秀镇只剩下不足3000人,无论从生存和发展计,还是感情上,大多数原本就在镇上从事第三产业的幸存者仍希望住在镇上。考虑到这一诉求,广州和映秀确立集中建房模式,以通过集中居住安置,恢复镇区社会功能,并决定优先提供教育、医疗和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用房。
在映秀、漩口和水磨三镇,不少河谷平地已被泥石流淹没。地震引发的泥石流、滑坡等地质次生灾害非常严重,有些平地经不起地质评估,尤其是两个镇居民点分布比较散,百姓又不愿离开原来生活生产的地方太远。于是,双方提出了适度规模集中建房的思路,构建适度规模的板房组团或组群,实现社区功能。
同时,援建方广州和映秀三镇从实际出发,把分散临时安置与永久性建设结合起来。一些不是位于震中区、受损不是很严重的村落提出不想建临时活动板房,要求帮助建设永久性住房。
选址首先考虑地质安全
对映秀未来永久性建设,总指挥赵南先提出了四点意见:
映秀六镇处在高山峡谷地带,地质灾害频繁,可利用平地即坝子不多,开展永久性建设包括过渡安置板房建设时,镇村规划、选址首先要考虑地质和生态安全,要避免把建筑物放在造山运动和地震带等破坏力强的地方,要敢于打破历史上遗留下生产生活与居住的格局。
其次,要重视促进数千年形成的社会结构、文化传承与今天的城市化工业化浪潮的融合,以新农村建设为依托,集中建设若干个点,不能原来是什么今后还是什么,否则在高山峡谷中为分散的居民花了大量资金通水通路又通电,却每个点只有少数几户人家用得上,劳民伤财,效率很低。
再次,建筑设计方式应予专门研究。既要处理好建筑与气候天气的关系,也要处理好建筑与地形地貌的关系,还要处理好建筑与生态保护、文化保护的关系。
最后,不能穿新鞋走旧路,要首先建立好机制这一决定一切的东西。援助时注意不仅要给钱给物,更重要的是输入和移植管理模式,培育好组织和发展经济社会的能力,否则,除了多几座新房子,一切还是照旧,再好的援助也难以维持。(信息时报 据人民网)
最新播报:四川汶川8级地震 I级应急响应 [亲历/目击/感人故事] [捐助热线]
四川汶川地震各地伤亡汇总(实时更新) 何时能预测地震 [寻亲资讯] [防疫]
[如何收养孤儿/收养条件/电话] [怎样获得保险救济] [“救灾语录”]
[不可抗力致民事违约怎么办] 聚焦堰塞湖泄洪进展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解读:遵循六项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