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如果说,30多年前中国主要人口问题是解决出生率高,那么在今日中国,应对迫在眉睫的老龄化挑战正成亟待破解的人口命题。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翟振武指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人口老龄化具有数量多、速度快、高龄化趋势的特点。
“汹汹而来的老龄化态势,给‘未富先老’的中国带来空巢问题、子女负担问题、社会老年服务能力低下问题。”翟振武表示,如不加快健全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养老服务等社保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人口结构迅速老化将“窒息”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
“银发浪潮”挑战养老模式
家庭养老功能减弱,社会化养老保障滞后
翟振武介绍,“十二五”时期,我国将迎来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从2011年到201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年均增加860万人。
“银发浪潮”给家庭和社会的养老功能带来严峻挑战。
“告别传统大家庭的四世同堂,告别兄弟姐妹和叔伯姑婶,我国家庭结构改变的不仅是亲属关系,还有养老模式。”翟振武说,背负住房、教育、医疗等重担的“421家庭”,面对2个人照顾4位老人的无奈,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一项调查显示,59.7%的人感觉自己赡养老人的经济压力大。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式微。
家庭养不了,制度未跟上。翟振武说,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一边是城镇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养老金差距过大,一边是基本养老保障还没有实现城乡全覆盖。
养老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我国约有3250万老年人需要不同形式的长期护理,而服务设施严重不足,服务项目和内容不全,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养老产业供给存在较大缺口。养老产业发育并未成熟,仍处于边际不明显、政策不配套的初级阶段。在医疗保健、旅游、教育、房地产等诸多领域,无论是政府主导还是企业主导的各种机构,依然处于浅尝辄止的试水状态。
破解养老困局须“全覆盖”
居家养老为主,机构供养为辅
按照目前的退休年龄,人们退休后至少会拥有二三十年的闲暇时光,如何让这段岁月充满阳光和活力?
破解养老困局,既需要国家加大投入,也需要进行制度建构。翟振武说,日前,国务院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建设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体系,加快建设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提高养老社会化水平。
今年6月,国务院在全国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并加快新农保试点进度,推进实现制度全覆盖。7月起施行的《社会保险法》,首次确立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及制度上的城乡一体化。完善以社会保险、商业养老保险为补充的养老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居家养老为主,机构供养为辅”是我国养老保障服务的发展方向。翟振武表示,根据《规划》,我国将建立健全县(市、区)、乡镇(街道)和社区(村)三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大力发展社区照料服务。把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星光老年之家、互助式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社区养老设施,纳入小区配套建设规划。
翟振武认为,当前应着力做好三件事:
一是养老服务机构需要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服务功能,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机构建设。
二是优先发展护理康复服务,解决老年人医护照顾问题。在规划、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加强老年护理院和康复医疗机构建设。
三是加快开发康复辅具、电子呼救等老年特需产品,拓展适合老年人需求的特色护理、家庭服务、健身旅游、文化娱乐、金融理财等服务,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