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北京市“非居住区停车价格上涨”“停车专项治理百日行动”等政策已实施一个多月,市交通委宣布“道路拥堵情况得到改善”;但另一方面,停车高收费引发的矛盾冲突、利益博弈日益显现,如停车企业亏损、收费员被打离职、中心城区商户盈利下降等。
许多市民担心,在全市停车位缺口高达270万个的情况下,采取停车高收费及增加罚款的做法能否持续?停车新政如何辅之更加谨慎及人性化的公共治理手段?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就此问题进行了追踪。
层层打折:折射高停车费尴尬
西单大悦城西侧路的停车收费员于伟承包了20个路侧停车位,5月15日是星期天,傍晚人流量最大的时候,车位还空着四五个,这在4月以前几乎是不可能的。从4月1日起,按照北京市发改委定价,西单商业区路侧停车第一个小时收费10元,之后每小时15元。“这个价周末勉强能收上来,平时不打折根本没人停。”
5月12日晚,记者在这里享受了于伟的折扣“优惠”——15元不限时。尽管有折扣,记者看到,于伟承包的车位上也只停了四五辆车。不到晚上8点,于伟在北街的同事就骑着自行车回家了,他向于伟挥手告别:“没车可守,下班了!”
于伟告诉记者,按每车位每天30元计算,他每个月要向公司上缴18000元的占道费。
“政府不是规定重点地区停车位占道费每个车位每天35元吗?”记者好奇地问。
于伟说,30元是经过4月份的亏损后,收费员与公司讨价还价后达成的。大悦城北街的停车员孙伟利说:“附近的收费员亏损干不下去,大多都走了。”
记者调查发现,停车新政实施后,“收费难”成为北京市停车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据公联顺达停车管理公司统计,停车费上涨半月内,该公司停车管理员被打事件超过30起,各区县停车场约有三成停车管理员离职。
一家停车企业负责人透露:“现在基本没有停车管理企业不亏损的,我们试图与主管部门‘砍价’,想按照发改委定价的50%至70%上交占道费。”
受影响的不仅是停车企业,北京市商务委市场运行处处长王淑侠介绍,停车费上涨对北京中心城区百货商场,尤其是中档商场和餐馆影响比较大,三环以内的中档商场停车位空置率约四分之一,居民更多地转向社区消费。
4月以来,位于西二环附近的多家小商品批发市场客流下降。业内人士估计,停车新政对北京中心区商业的影响将在2季度末显现出来。
滚滚罚单:难补停车位建设缺口
在大幅提高停车费的同时,北京市规定交通协管员可协助交警对违法停车行为“贴条”。这项措施出台伊始,便引发广泛的争议。
据北京市交管局统计,半月以内交管部门对违法停放车辆开出了7.6万张罚单,同比上升163%;按照每张罚单交纳200元罚款计算,半个月的罚款高达1520万元。
北京市交通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十一五”末,北京市共有机动车停车位217万多个,而首都机动车保有量为489.5万辆,其中80%以上集中在六环内,这意味着272万多辆车不可能“依法停放”。
272万多个车位的民生欠账,让北京治理乱停车的效果打了折扣。在北京,自行车道、便道、胡同,凡是能停车的地方现在几乎都塞进了一辆汽车。
在协和医院西门外的校尉胡同、帅府园胡同,常密密麻麻停满了小汽车,车与车之间近得连车门都打不开,一些车玻璃上已贴了罚款单。被贴条的张姓司机无奈地告诉记者:“赶着来给病人送饭,还得赶去上班,早高峰很难打到出租车,只能冒着贴条的危险停在路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