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令外媒称赞:自然灾害激发国人团结

2010年08月13日10:54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外媒 团结 软实力 中印关系 摇钱树 欧洲时报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称赞之五:稳步迈向“科技大国”

根据相关数据,30年来,中国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增长超过了任何国家,而且速度没有放缓的迹象。汤姆森路透集团研究评估部主任乔纳森·亚当斯说,中国取得了"令人惊叹"的增长,排名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

英媒:中国正悄然成为“第二科技大国”

汤姆森路透集团为全世界1.05万种期刊的学术论文编制索引,对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这4个新兴市场国家30年来的表现进行了分析,中国的表现远远优于其他国家。

位于伦敦的皇家学会科研政策部门主任詹姆斯·威尔斯登说,有三个主要因素推动中国科研。

第一,政府投入庞大的资金,其数额增长远远超过了通货膨胀的水平。

第二,知识实现了从基础科学到商业应用的有序流动。

第三,中国高效且灵活地利用北美和欧洲地区雄厚的海外华人科研力量,允许这些人每年在西方和中国各工作一段时间,从而吸引了处于事业中期的科学家。

乔纳森·亚当斯说,(中国)论文的质量仍然相当参差不齐,但在不断改善,"他们有相当好的激励措施促使科研人员提高研究质量"。

称赞之六:重视节能减排 淘汰落后产能

中国计划关闭2000多家重工业企业拥有的落后产能工厂,这是迄今北京决心冒着经济增长风险实现低能源目标的最清晰信号。此举不仅体现了中国走绿色经济的战略,而且能让中国保持低成本制造的国际地位。

外媒:中国为淘汰落后产能出“铁拳”

今年夏天早些时候,中国总理温家宝承诺“采取铁的手腕淘汰落后产能”。现在,越来越多企业发现,这好像是一记“铁拳”。

工业和信息化部8日低调公布了一份名单,要求在9月30日前关闭名单上的2087家钢铁厂、水泥厂和其他能源密集型工厂。

分析人士称,这是朝实现该国能效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但仅靠这一措施,还不足以实现这些目标。

多年来,地方官员时常试图阻挠北京关闭位于他们管辖区域内的落后工厂。这些官员尤其希望保护老钢铁厂和其他重工业企业。这些企业建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往往有成千上万工人,有时还向工人提供住房、运动设施和其他福利。

外媒议论中国关停高能耗工厂

中国2087家高耗能工厂将被关停的消息受到外媒普遍重视。《纽约时报》说,越来越多的类似企业感受到了温家宝总理“铁拳”提高能效的滋味。美国全国广播电台说,此举不仅体现了中国走绿色经济的战略,而且能让中国保持低成本制造的国际地位。

《华尔街日报》说,中国即使经济放缓,能效增幅预计也将持续。不过专家也表示,真正关停这些工厂的难度很大,中国距离实现节能目标还需要艰苦努力。

工信部近日表示,公布的18个行业 2087家落后产能企业须在9月30日前关停,涉及水泥、造纸、印染、炼铁等行业。如不能按规定期限淘汰落后产能,这些企业将不再能得到任何形式的银行新增授信、新增用地或上马新投资项目,甚至可能遭遇吊销生产许可证、用电被掐、彻底关门等惩罚。

称赞之七:中国是全球旅游市场最大的驱动力

中国人被证明是旅游业真正的发动机。2010年1月,33%接受调查的亚洲人说,他们的旅游计划完全受到经济危机影响,而在接受调查的中国人中这个比例仅为14% 。

德报:中国成全球旅游业发动机

中国已经获得了新的世界出口冠军的头衔,2010年中国将创造另一项纪录。根据柏林国际旅游展的最新预测,中国将成为“其国民在世界经济出现衰退后又有超强旅游兴趣并在今年就落实自己旅游计划”的国家。

根据柏林展览公司委托国际研究机构IPK所做的《2010年世界旅游趋势报告》,今年美国人在美洲以外的旅游活动将减少5%。

IPK预测,今年欧洲私人旅游的总量将远远达不到全球经济危机开始前的水平。不过信心已经回升,IPK调查的欧洲人中,66%的人表示其2010年的旅游计划不受影响,而2009年秋天这个比例是52%。

外媒称中国游客成为欧洲最大“摇钱树”

据美国世界新闻网7月30日消息,今年中国的欧洲游市场十分热门。除游览名胜古迹,购物也成中国游客赴欧洲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位于欧洲心脏的德国,很多商店都把出手豪爽的中国人视为最大的“摇钱树”。

报道援引德国之声消息称,大量中国游客的身影,在欧洲各大旅游景点随处可见。随着欧元贬值,参加旅行社欧洲游的人数直线上升。欧洲游从最初的每人近3万元人民币,降至如今的3国游仅需平均1.6万元人民币左右,这样的价格优势加上有所放宽的签证政策,使“新马泰”等常规路线黯然失色,已出过国的中国人会首选欧洲。

称赞之八:“中国模式”被世界认可

不完全照搬西方那一套,又无形中对国际体系做了一个整合,这是“中国模式”的最大特色。外界需要适应中国不断改观的格局,也要做好这样的准备:日益开放的中国,未必是更西方式的国家,而可能是把中国的行为模式、价值理念更加巩固的国家。

法国《欧洲时报》:中国模式为何会笑到最后

中国模式发展到今天,在令举世赞叹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争议。中国模式能够走多远,是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笔者个人感觉有三种可能性。

第一,中国模式遇到巨大问题无法解决而失败。这对中国自然是灾难性的结果。

第二,西方的模式继续受到危机的冲击,而迟迟无法摆脱。唯一一个实行西方民主制度的华人经济体台湾进一步内耗、衰败。最终这种模式在国际社会失去道义性、正当性和支持。这个时候,不管中国模式有多大问题,只要不严重到西方这个程度,就会得到主流民众的拥护而继续下去。

今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刚刚公布的世界竞争力排名中,亚洲的新加坡、中国香港都超过长期位居第一的美国。而新加坡和中国香港有两个共性:都是华人社会,都未实行西式民主制度。“金砖四国”中,中国也是唯一的非西方民主国家,但排名最前,居第18位,印度、巴西与俄罗斯的排名依次为31、38、51。

新媒:中国将变得越来越“中国”

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沈大伟(David Shambaugh)在新西兰奥塔戈大学做过一个演讲。他提到,有些西方评论家认为,随着中国越来越融入国际社会,其未来的行为举止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像西方发达国家。

事实上,它将变得“越来越像中国”,而不是像西方。这是极为有趣的观察。外界需要适应中国不断改观的格局,也要做好这样的准备:日益开放的中国,未必是更西方式的国家,而可能是把中国的行为模式、价值理念更加巩固的国家。

称赞之九:文化软实力深入人心

尽管硬实力在国际政治领域仍具有重要意义,但各国都已开始大力加强软实力。中国恰恰就是个好例子。

外媒:中国软实力让南亚印象深刻

有意强化自身在国际上的积极形象是北京对外政策的一个目标。中国的对外政策将该国描绘成一个热爱和平、以人为本、合作、宽容、自信和负责任的大国。

中国的南亚政策也体现出这些特点。有趣的是,中国在该地区施展软硬两种实力时似乎表现出因国而异的特点。中国在与南亚次大陆的小国发展关系时,软实力的使用似乎更为显见。而在与印度发展关系时则有所不同,因为印度是该地区第一大国,其战略地位也最为重要。

中印关系的特点是两种因素的奇怪组合,即政治摩擦时有发生,经济接触却十分稳固。而中国在与该地区小国发展关系时就没有出现这种对立局面。

美媒:中国正在努力提升“软实力”

中国的新外交政策正在快速地弥补其传统外交上的缺陷。中国的领导人正在踏遍全球,并受到各国首脑的接见。然而人们却很少注意到中国闪电般的“软实力”提升。

北京方面的会议与讨论,显示出中国政府正在日渐注意其略为暗淡的国际形象,并且正在尽一切努力提升它。最近英国广播公司(BBC)对28个国家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的国际形象仍然属于“褒贬不一”,其中只有一些非洲国家以及巴基斯坦给出积极评价,而亚洲、北美和拉丁美洲各国的评价从中到差不一,欧洲国家的评价则较为消极。

为了提高中国的国际形象,中国政府正在对各个领域的活动家和机构投资。外交部设立了一个全新的公共外交办公室,而中央更是要求传媒“走出去”,希望在国际传媒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

     1   2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