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在上海揭晓。“海宝”意为“四海之宝”。 新华社发
12月18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在上海揭晓。“海宝”意为“四海之宝”。 新华社记者 任珑摄
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解读
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诞生记
新闻背景:吉祥物和世博会
新华网上海12月18日电(记者 吴宇)容纳9400名观众的“上海大舞台”成了全中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18日晚,中国第一个综合类世博会的吉祥物在这里揭晓。
20时12分,当上海世博会执行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市长韩正滚动“蚌壳里的夜明珠”,被触碰的2.4万张多米诺骨牌如波浪般铺开。在全场大约60秒屏气凝神的期待中,动静起伏的骨牌终于变幻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吉祥物——一个头发翘起、圆眼含笑、腿臂舒展,外形就像中国传统汉字“人”的蓝色小孩。
蓝色小孩取名“海宝”(HAIBAO),意为“四海之宝”。
刹那间,全场沸腾了。在激越的鼓点声中,一群由人装扮的“海宝”走上舞台,与舞台背景超大显示屏上的“海宝”一块儿,跳起舞来。伴着全场的掌声、歌声、欢笑声,这一古老传统文化和当代青春时尚相交融的中国最新形象,被直播的电视信号传向全世界。
“上海世博会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的综合类世博会,‘海宝’是中国诞生的第一个综合类世博会的吉祥物。能参与这个‘第一’的孕育和创造,我们深感荣幸和骄傲。”上海世博会吉祥物征集办公室负责人刘军说。
在今年春天135天的征集期里,刘军所在的办公室平均每小时就收到8件吉祥物应征作品。包括中国在内,来自五大洲21个国家的应征作品累计达26655件,其中,中国几乎每个省区市都参加了吉祥物征集,63%应征作品的作者是10-30岁的年轻人。
作为吉祥物设计修改团队负责人,62岁的邵隆图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海宝”是个快乐、单纯、自信、可爱的小孩,最终被上海世博会选定为吉祥物,是“以人为本”时代精神的反映,是中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经济、社会以及人的精神面貌巨大变化的生动写照。
邵隆图解释说,“海宝”的蓝色主色调,代表着地球、梦想、海洋、生命、未来、科技,不仅与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深度契合,也是中国融入世界、拥抱世界的象征。
54岁的刘巾凡是因上海世博会园区建设而搬迁的1.8万多户上海居民中的一员。去年4月,她告别四代同堂的危棚老屋,住进了专为这批搬迁居民兴建的“世博家园”。她给记者打来电话说:“没想到世博会的吉祥物是一个人,是一个小孩,这太好了!因为无论举办世博会还是发展经济,最终是要让老百姓的生活更美好、更幸福。”
印度驻上海总领事馆的商务领事古光明在“上海大舞台”现场见证了“海宝”的诞生。在他看来,中国正处在迅速发展之中,能代表中国形象的事物也在推陈出新、日新月异,但有了全球化的征集、参与,最终揭晓的世博会吉祥物无疑是令人满意的。他说:“北京奥运会的‘福娃’和上海世博会的‘海宝’,都有助于中国国家形象的改善和提升。”
11岁的徐露上小学五年级,是上海小荧星合唱团的小演员。她告诉记者,“海宝”看起来很顽皮可爱,自己真想立刻买一个“海宝”玩偶。“我觉得‘海宝’更像男孩子。”徐露说。
2007年12月18日,是中国第一个综合类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的生日。这一天,距中国申博成功已有5年零15天,距上海世博会开幕还有865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