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山西阳高县大同县交界发生4.5级地震 北京海淀及部分郊区有震感 -网上开店拟实名备案 购货凭证可作投诉依据 未成年人开店隐忧 -北京首现城郊房价倒挂 通州新房超城区二手 租售比达1:1000 -贵州广西重庆有弱降雨 西南旱情仍持续 贵州19城镇限时限量供水 -新华社连发6篇评论批高房价 或为推物业税开道 专家激辩物业税 -巴格达多起爆炸爆炸致250人死伤 中国大使馆及新华社分社受损 -山西王家岭9工人被困179小时获救 -多行业人民币压力测试:升值3%利润亏损最高50% 施压汇率不明智 -铁矿石长协制近落幕 淡水河谷将季度定价 中国钢企长期难支撑 -A股一季度2364亿资金出逃 全球最熊股市 高盛建议抄底中国股市
首页>>土地资源
城市扩张加剧墓地资源紧张 "无地葬身"恐成现实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10 年 04 月 05 日 
关键词: 墓地 1986年 城市土地 城市扩张 绿色殡葬 陵园 小蜀山 大蜀山 土地储备 森林公园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4月2日,在福建经商的李先生匆忙赶回安徽合肥———他之所以选择在清明节前回老家扫墓,就是因为他近日在网上看到一则关于“合肥出现墓地危机,5年内将无墓可葬”的消息。为此,李先生计划把老家直系亲属的坟墓迁至合肥,以方便家人祭祀。

一个城市几年内将无墓可葬?李先生的担心是不是有点过头?记者近日走访得知,虽然合肥出现墓地危机的消息多少有点夸张,但在清明祭扫经济的助推下,加之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墓地用地、规划等法律法规的相对滞后,城市墓地紧张的局面在不久的将来或将成为现实。

合肥“墓地危机”引关注

清明节前,一则关于墓地危机的消息逼近合肥,“5年内合肥将无墓可葬”的消息不胫而走,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这条据称是来自合肥市民政局权威人士介绍的消息说,合肥市现有小蜀山公墓、大蜀山文化陵园、烈士陵园、大兴塔陵以及一些公益性墓地。目前,小蜀山公墓存量的土地仅剩几十亩,墓地储备到了极限。其他公墓也面临着“缺地”危机,土地储备不足是几个陵园共同面临的问题。自1994年国家提倡实施火葬以来,合肥市火化率已达98.5%,合肥市常住人口510万,死亡率为4.5‰,其中市区平均每年有7000多人死亡,80%以上遗体火化后要葬在公墓,据此推算,“如果维持现状,不设法解决,5年后,合肥市将无墓穴可售”。

记者向合肥市民政局求证此消息,该局社会事务处处长高光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有关合肥墓地危机的报道有些夸张,合肥最大的墓园小蜀山公墓确实存在土地储备不足的问题;大蜀山文化陵园因建在森林公园,发展规模也受到限制。但合肥周边还有肥东大兴塔陵、红土山公墓以及一些公益性墓地,土地储备还有很多,能够满足使用。

但是,高光平也认为,经营性公墓具有资源性,在销售增加的同时也意味着资源减少,应当有不足的危机。

“绿色殡葬”几乎无人问津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合肥周边有6家陵园,2009年总共新增2843座坟墓,其中,小蜀山公墓新增1108座、大蜀山文化陵园新增527座,大兴塔陵园新增573座、肥东花岗公墓新增249座、肥西红土山公墓和肥西小蜀山福寿园总共新增386座。剩余的一些死者的骨灰,有放在陵园公祭堂存放的,有的会选择在清明、冬至再到陵园安葬。

“法律规定,墓地只能使用瘠地或荒地,且对位置的要求也有很多禁止性规定。更重要的是,在城市土地十分紧张并不断扩张的情况下,符合作墓地的土地已经十分紧张了。”高光平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大力推行“绿色殡葬”。

高光平列举的“绿色殡葬”包括树葬、森林葬、花坛葬、水葬等形式。但他承认,这些殡葬方式几乎无人问津。

记者调查发现,在合肥周边的几家陵园,除了有少数人选择有碑的树葬以外,其它几种“绿色殡葬”开展的情况十分不理想。拿江葬来说,合肥市从1997年开始实施江葬,但到目前为止,只有346位逝者的骨灰回归了大自然。

有专业人士告诉记者,如果实施花坛葬,一块200平方米的花坛里可以容纳5000个骨灰盒,即每平方米可容纳25个骨灰盒;而进行碑葬的话,200平方米只能葬200个骨灰盒;树葬,是以树代木,把骨灰深埋在下面,没有骨灰盒,每棵树下可葬多具骨灰;森林葬,是将骨灰放在可降脂的罐里面,埋在地下,最快经过两三年就会消失,可以说完全不占用资源;还有江葬,这是一种完全不需要土地的殡葬方式,但往往会面对来自家族内部和社会上的非议。

陵园的经营者认为,“绿色殡葬”无人问津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比较深,葬祀观念陈旧。他们认为,目前,城市殡葬普遍存在“重葬式,轻仪式”的现象,即单纯以墓地大小、规格来显示对逝者的尊重。

“如果是我,我可以选择走向大海,但是为了父母,这样肯定不行。”市民周先生说,中国人几千年的传统就是“入土为安,树碑立传”,之前为90岁高龄的父亲选过墓地,了解的情况就是一般的墓地都在万元以上。作为儿女,如果让长辈的葬礼草草了事,是要被人戳脊梁骨、骂“不孝子”的。

社会学者程希武认为,清明节放假助推了墓葬经济,以前没有时间,可能不是每年回老家扫墓,现在则是必然。一方面,纪念亲人是中国人最本能,也是最真挚的情感;另一方面,孝道往往与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划等号,而墓地的大小好坏也成为最具体的载体,自己亲人的墓不能比人差的观念不是被削弱,而是被强化。

法规滞后致公墓畸形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合肥普通双墓的价格最高达到5.8万元,以商品房均价5000元来算,可购买1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由于墓园用地稀缺,一些墓园逐渐转向开发高档墓地。

合肥小蜀山公墓在1986年被确定为合肥市骨灰公墓,是安徽省最大公墓之一,拥有数万座墓穴。但近年来,小蜀山公墓不得不进行华丽变身,向墓穴大、价位高的方向发展,这样可以获得更大的利润。

一位在民政部门工作的人士坦言,这不是墓园市场化高的表现,相反,这是由于市场化水平不高而形成的畸形发展形态。而且,主要表现在殡葬法律法规滞后。

据高光平介绍,陵园的发展相对较慢,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往往错位,最主要的特征表现在,陵园墓地的规划是按人口计算的,而城市大规模的外来人口并没有计算进来,这就造成墓地需求紧张。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胡从发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墓地与社会发展用地的矛盾将日益凸显,中心城市面临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必然出现,出现“墓地危机”并不是遥远的事。

他认为,解决墓地危机需要加快殡葬立法,在传统思想、节地和文化传承上找到结合点,用制度、法律的手段推动殡葬观念的变化,加快推进公益性生态墓地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出现的危机。(记者 李光明)

来源: 法制日报

相关文章:
亚历山大陵墓墓地在何处?凯撒大帝曾经拜谒
海外中国军人墓地现状调查:忠骨散落荒凉孤岛
哈尔滨豪华墓地售价超百万
北京清明扫墓高峰3月28-4月6日 墓地周边或现拥堵
公安部:警惕借投资墓地为名的经济犯罪活动
谷歌地球十大特殊搜索:美飞机墓地被发现
唐大明宫发现10座汉代墓:墓地如何变宫禁?
图片新闻:
常州问题疫苗事件推迟9个月公布 监管部门未解释
胡润财富报告:中国内地已有140位百亿富豪 京富豪数居首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