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狠抓实体经济,打好产业做强升级攻坚战
振兴实体经济是中央作出的重要部署。必须坚持实体优先,大力推进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重振桂林工业雄风。全面实施“互联网+制造业”战略,加快“两化”融合,培育壮大产业,推动工业迈向中高端,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9%以上。培育壮大重点园区。桂林经开区要着力在队伍、环境、服务、创新、政策、资源上下功夫,重点完善园区规划、公共服务配套,扎实推进福龙园聚贤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7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着力加快产业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华为、中兴产业园区规划展示中心、产品展示馆、招商服务中心及华为桂林研发培训基地,完成桂林华为科技双创园一期工程;组建成立中兴通讯桂林科技研究院;启动中兴通讯智慧小镇建设;支持华为、中兴办好第一届年度合作伙伴(桂林)招商大会;完成桂林浪潮双创科技园一期建设,确保展示厅投入使用,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超700亿元。高新区要依托国家级、自治区级战略性创新平台,打造高层次人才聚集中心、高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和先进技术研发基地,不断完善湖塘总部园等专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中电科、白云电气等重点续建项目建设,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超800亿元。培育发展主导产业。发展壮大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医药及生物制品、生态食品等主导产业,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制造企业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发展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智能制造新模式,组织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和“机器换人”工程,积极推进20家以上规模企业开展“两化”融合项目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扶持骨干企业。进一步完善领导联系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建立“全市重点帮扶企业库”,破解企业生产经营难题,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一批“行业小巨人”,加快培育一批“入规”企业。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开发一批工业新产品,争创一批广西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目标,以大企业、大项目为抓手,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力争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加快建设桂林国际智慧健康旅游产业园、临桂新区物流配送中心等2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组建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西园)管委会,做好园区规划、征地等前期工作,开工建设灵川传化智能公路港项目。推动生活性服务业提质升级。大力发展健康养生、商贸、运动休闲等生活性服务业,推进桂林米粉百亿元产业工程。着力提升象山万福广场人气,建成叠彩万达广场,加快建设华润万象城等城市综合体,引导购物中心差异化发展。大力发展民宿经济,积极盘活闲置房产资源。开展“健康养老养生小镇”创建活动,打造“漓水青山,养生桂林”城市品牌。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做大做强。继续抓好会展业发展,加快建设海吉星食尚港等重大项目,推进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业发展;加大电商桂林建设力度,开展“桂林特产行销全国”行动,推进线上与线下、城市与农村消费融合发展。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构建“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关系[14],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重点做好规模以上企业培育入库、服务业统计改革、节庆消费促进等工作,力争新增规模以上企业80家。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继续实施现代特色农业“7+3”提升行动,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升农业产业化、标准化水平,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力争4.5%。实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总产量保持在200万吨左右。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巩固提升已授牌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品质,大力新建一批自治区、市、县、乡级示范区。建设一批富硒农产品示范基地。深入推进水果标准园创建工作,大力发展“名特优新”水果产业。突出特色养殖、生态养殖、健康养殖,抓好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畜禽渔标准化建设、畜禽养殖废物利用等项目。做优休闲观光农业,坚持以旅促农、农旅结合,扎实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最有魅力休闲乡村”推介、休闲农业星级评定等活动;鼓励各县继续建设一批赏花基地,打造南方地区赏花旅游目的地。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建设一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大桂林农业品牌的宣传力度。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重点培育年经营收入超10亿元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引导、扶持、规范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完善农业发展支撑保障体系,实施山塘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力争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57%;强化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示范基地建设,深入实施百万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加强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积极培育流通中介;推广“互联网+现代农业”模式,扎实做好特色农产品网络展销、农超对接等促销工作,完善农产品购销体系。重点抓好桂林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精心办好第十三届广西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