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三五”时期规划目标及2016年工作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国家宏观经济处于换挡期,新的发展动能逐渐发力,新模式、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我们正处在艰难的适应期和调整期。“不适应则退、慢适应也退”。先行一步,我们就能适应新常态,实现新发展;落后半拍,我们就会失去机会,贻误发展。我们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面临着转型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和严峻考验。但从总体上判断,我市发展趋势是向好的,机遇大于挑战。国家实施新一轮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为我市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力支撑;我市作为国家“一带一路”特别是“龙江丝路带”的重要节点,具备良好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拥有通往欧洲较大规模的昂昂溪三间房铁路货车编组站,对外开放和经贸合作将迎来利好机遇,把握住这一机遇,我市就能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就能从“边缘城市”变成“前沿城市”;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对我市具有比较优势的冰雪体育运动、训练、器材生产以及由此衍生的关联产业发展将带来更多商机;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化以及“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实施,改革、转型和创新逐步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国家加大精准扶贫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将为我市贫困县整体脱贫和城市改造带来政策机遇;国内市场对健康性、安全性食品和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迫切,我市凭借优质的自然生态和高品质的绿色食品,在绿色有机食品产业以及旅游业、养老服务业等领域蕴藏巨大发展潜力;我市拥有从材料、关键部件到整机制造完整的装备制造产业体系,既能立足基础推进存量扩张和技术溢出,又能通过创新驱动和招商引资,在高端装备制造、金属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实现新突破。只要我们紧紧抓住这些宝贵的发展机遇,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千方百计破解发展难题,扎扎实实推进潜力释放,鹤城大地就一定能够呈现出新的发展之势、振兴之势、崛起之势。
“十三五”时期,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按照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总体部署,以创新为主线,以项目为支撑,以增进城乡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为目标,坚持市场化意识和专业化操作,大力发展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特色轻工以及旅游、文化、体育、养老服务等具有供给竞争优势的产业,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以上,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两年翻一番;现行标准下全市31.6万贫困人口提前一年全部脱贫;8个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全部摘帽;力争有1个县进入全省十强、3个县进入全省前二十名。届时,我市产业实力更加雄厚,城乡发展更加协调,生态环境更加优良,对外开放更加深入,发展成果更加普惠,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十三五”时期,我们在发展中要牢牢把握好以下五点:
一是坚持创新发展。依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技创新和人才,在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特色轻工、现代服务业等具有供给竞争优势的领域,孕育新的发展动能,形成整机装备制造、基础零部件、金属新材料、节能环保、绿色有机食品、工艺陶瓷等一批新的产业群、产品群,努力把齐齐哈尔打造成创新引领、动能强劲、人气集聚的活力城市。
二是统筹协调发展。注重城乡一体、产城一体,加快新型城镇化、产业园区和村镇建设;注重县域协作、优势互补,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注重产业之间、经济和社会之间协调发展,努力把齐齐哈尔打造成融合发展型城市。
三是实施绿色发展。充分利用北纬47度特殊区位,巩固提升全市整体生态优势,推进节能减排示范市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努力把齐齐哈尔打造成国内著名的生态示范城市。
四是加快开放发展。发挥我市作为“一带一路”特别是“龙江丝路带”重要节点和区域中心城市的优势,以辐射周边为基础,进一步密切与国内发达地区交流合作,并逐步向俄欧、日韩以及港澳台地区拓展,努力把齐齐哈尔打造成全方位开放城市。
五是实现共享发展。坚持积极作为、量力而行,守住底线,补齐短板,注重机会公平、服务均等,保障基本民生,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让全市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我们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城市工作、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经济工作、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要求,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精准发力,扎实起步,努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3%,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9%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