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2016-03-06 11:42:51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南宁市政府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提质增效,合作开放,创新,生态,公共服务

二、“十三五”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紧紧把握国家建设“一带一路”、推进结构性改革、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支持西部地区发展、加快脱贫攻坚和自治区实施“四大战略”“三大攻坚战”等重大机遇,针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和薄弱环节,采取积极措施,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努力实现南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根据《中共南宁市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市人民政府在广泛征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草案)》),共分3大板块11篇42章,分析“十三五”发展环境,明确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并就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进行全面规划。《纲要(草案)》起草过程充分体现了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的要求,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这里,着重报告三个方面内容:

(一)关于“十三五”发展的总体要求及奋斗目标。

我市“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自治区党委十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自治区“两个建成”战略目标,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着力构建“一平台两体系三中心”,加快建设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具有浓郁壮乡特色和亚热带风情的生态宜居城市,不断增强首府的支撑力、辐射力和先导带动作用,勇当广西“两个建成”排头兵。

围绕总体要求,《纲要(草案)》提出了经济发展、创新驱动、社会民生、生态环境4大类32项量化指标构成的规划指标体系和目标值。其中最关键的指标就是地区生产总值2018年比2010年翻一番(按可比价计算),到2020年突破500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也就是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提出这样的目标,主要基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落实市委提出的“十三五”时期勇当广西“两个建成”排头兵的决策部署。根据测算,2020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比2010年翻番,年均分别需增长3.9%、5.4%,按照这个速度,虽然可以实现翻番要求,但更为重要的是,我市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要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同时要落实市委关于勇当广西“两个建成”排头兵的决策部署,必须保持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二是充分考虑8%增长目标的实现基础。要实现8%的年均增长目标,我市有基础、有空间。从供给方面的支撑条件看,第一产业年均增长4%,第二产业年均增长8.1%,第三产业年均增长8.6%;从需求方面的支撑看,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都是有把握的。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看,“十三五”随着收入倍增计划实施、消费升级加快,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年均增长8%可以实现。三是确保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客观要求。过去发展主要是依靠生产要素大规模、高强度、低水平投入。“十三五”是经济发展在新常态下运行的重要时期,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经济行稳致远要靠创新驱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来实现。提出8%的目标,既为转型升级、结构性改革留出空间,也使经济提质增效成为可能。

各位代表,实现上述目标,到2020年,我市经济综合实力将跃上新台阶,首府的支撑力、辐射力和先导带动作用全面增强,“南宁渠道”作用进一步发挥, “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产业向中高端发展,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南宁都市圈基本形成,贫困县(区)全部摘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安康,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省会城市前列,我市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关于构建“一平台两体系三中心”。

构建开放合作平台。打造“南宁渠道”升级版,构建面向东盟、联动西南中南、对内对外开放合作的平台。

——建设“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打造衔接“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推动高铁、航空、公路、内河航道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建设通往中西部地区的北上通道和通往中南半岛国家的南下通道,加密与东盟国家及国内重要城市空中航线。建设区域性国际商贸物流大通道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加快推进中国—东盟商品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促进“南宁渠道”全面升级,服务和推进打造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升级版,推动南宁—崇左经济带、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以“一区多园”模式,搭建基础设施等五大平台,打造五象新区总部基地板块、产业板块区域,在五象新区、高新区等建设多个信息产业承载园区,推进一批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跨境电商、远程医疗、网络文化交流等信息服务业项目,到2020年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发展框架基本成型。加快南宁综合保税区建设,发展电子信息、保税物流加工、跨境电商等产业,推进保税直供平台建设,建成中国—东盟进出口的重要渠道。

——深化与西南中南地区的合作。依托南贵、南昆、湘桂高铁,吸引西南中南地区企业在南宁设立区域总部、结算中心、产品分销中心等,共同开拓东盟市场。强化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密切与港澳台合作,加快CEPA示范城市建设。积极融入粤桂高铁经济带建设,落实粤桂共同行动计划。

——打造更强劲的“双核驱动”核心引擎。推动中国(北部湾)自贸试验区创建,加快北部湾同城化步伐,引领北部湾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完善南宁港六景、牛湾等港区功能及配套设施,加快西津二线船闸等内河航运枢纽项目建设,加强与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间合作,实现与粤港澳新兴产业合作。积极参与左右江革命老区建设,推动建成山清水秀、安居乐业的幸福老区。

——提高对外经济贸易水平。继续发展加工贸易,以高新区、江南工业园、综合保税区为重点,鼓励加贸企业集群发展,推动产业链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生产性服务业延伸,加快电子信息出口加工基地建设,提高产业层次。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积极创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积极开展对外劳务合作,支持企业走出去。鼓励和引导外资进入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利用外资质量水平。

构建产业新体系。围绕补短板、强优势、显特色,推动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补齐二产短板。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落实《中国制造2025》,加快建设区域性现代制造业基地。“十三五”期间,全部工业总产值达6500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3%以上,形成3个千亿元园区、3个千亿元产业、5个以上百亿元企业。加快园区建设。提升高新区发展质量,经开区重点打造生物医药和空港产业园区,东盟经开区建成广西最大的食品加工产业园。江南工业园区建成千亿元电子信息专业园区,新兴产业园建成高端装备制造专业园区。做大做强六景、黎塘、伊岭等工业园区。加快结构调整。着力打造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3个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20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2000亿元以上。加快新兴产业园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等成套设备制造业和以铝精深加工为支撑的特色装备制造业,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达1200亿元以上。力争在生物制药、现代中药、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取得新突破,2020年生物医药业产值达300亿元以上。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食品、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培育强优企业。重点扶持竞争力强、税收贡献大的企业,2020年工业总产值百亿元、十亿元以上企业分别达5家、60家以上。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发挥三产优势。打造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202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突破3400亿元。做优做强金融服务业。以发展地方金融和跨境金融为主线,深入实施“引金入邕”战略,完善各类金融组织体系,发展科技金融、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态,推进产业金融和普惠金融。2020年金融业增加值达750亿元左右,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过22%。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物流龙头企业,重点打造电商物流、农副产品物流等五大物流产业,推进中国—东盟国际物流基地、南宁空港物流产业园等十大物流集聚区建设。2020年物流业增加值达470亿元,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14%。创新发展电子商务和信息服务业。以电子商务、信息服务、服务外包为核心,以电子商务产业园等为载体,打造电子商务和信息服务业集聚区。加快中国—东盟(南宁)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中国—东盟电子商务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推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市建设,2020年电商交易总额达3500亿元以上,发展5家以上交易额超百亿元的电商企业,建成2个以上具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推进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市建设,建设泛在普惠的信息网络,实现中心城区免费Wi-Fi全覆盖,绝大部分城镇地区光网覆盖、光纤到学校、到农户。同时,加快发展商贸和会展业、旅游业和运动休闲、健康养老、文化创意和设计、教育培训、节能环保、科技服务七大新型服务业。

——凸显一产特色。着力提高农业生产和生态功能,积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重点支持武鸣、横县、宾阳等产粮大县(区)建设,到2020年基本农田确保78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50万亩以上。实施“10+3”特色农业产业提升行动,培育知名农产品品牌。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培育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坚持“产村互动、农旅结合”,推进市、县、乡三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和生态综合示范村建设,进一步提升隆安“金穗”、西乡塘“美丽南方”等一批示范区辐射带动作用,建设一批休闲农业与农村旅游示范点。大力推进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设。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农业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