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突出生态宜居,开展“美丽西安·绿色家园”行动。
持续用力推进治污减霾。年内新建、扩建8座污水处理厂,新增日污水处理能力71.5万吨,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8%,实现渭河西安段水质稳定达标。推动治污减霾由“治标”向“治本”转变,不断巩固“清零”成果,加大新能源推广和政策扶持力度,年内削减燃煤总量40万吨,淘汰黄标车1.9万辆,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实施工业污染深度治理和重金属污染防治,推动企业环保设施改造升级,开展臭氧超标专项整治,依法严惩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全年二级以上优良天数不少于251天。
深入实施生态优化提升工程。积极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加快推进“八水润西安”工程,着力抓好新一轮渭河综合治理,继续加大浐河、泾河、清河等河流治理力度,启动涝河渼陂湖生态修复,新增生态水面2450亩、湿地6600亩。依法加强秦岭生态保护,重点抓好源头治理和主要峪口、新环山路、河道景观提升改造,加快植被恢复和直面陡坡绿化,打造秦岭生态金字招牌。实施园林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加快幸福林带等城市生态廊道建设,改造提升兴庆宫、莲湖、纺织等6座老公园,启动建设公式河生态公园、杜陵生态遗址公园等一批新公园,加快曲江文化运动公园、潏河湿地公园建设,西安植物园新址(一期)和雁鸣湖公园建成开放,新建、提升街头绿地广场100个,新增城市绿地400万平方米、造林3万亩,确保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通过验收。
建立生态保护长效机制。严格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探索建立周至、蓝田等重点生态区生态补偿机制,制定出台《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责任制办法》。建立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绿色企业和循环经济,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推进各类园区循环化改造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做好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全国试点,提高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能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保持100%,县城达到85%。
巩固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以创建“西安最美乡村”活动为抓手,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重点抓好村庄保洁和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启动幸福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工作,开工建设100个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年内创建市级以上生态镇村50个。
(七)办好惠民实事,努力让全市人民有更多获得感。
继续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巩固全面脱贫成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按照“五个一批”和“六个精准”的要求,突出抓好218个低收入村和9916户低收入户的精准帮扶,启动2377户、8821人的移民搬迁工作。狠抓产业扶贫,实施电商、旅游等扶贫工程,打造20个旅游扶贫示范村。以“美居行动”为抓手,着力解决城区困难群众居住、就业、看病、上学等急难问题,全面开展城市扶贫工作。
扎实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继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完成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年内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02所。完成大学区优质资源共享平台三期和中小学在线课堂建设,实现“校校通”全覆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殊教育、民族教育、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
加快健康西安建设。制定实施《健康西安行动计划》,全面实行分级诊疗制度,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启动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深化医疗联合体建设,推动互联网医疗产业发展,鼓励社会办医,健全重特大疾病救助和疾病应急救助制度,下大气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落实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筑牢民生保障安全网。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积极实施“四大创业计划”和农民工返乡创业“7项行动计划”?,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5万人次。加大城镇棚户区、老旧住宅小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进一步完善保障房基础配套,年内提供保障性住房房源2万套,改造老旧小区100万平方米、农村危房3500户。落实我市“棚改新8条”,不断扩大货币化安置比例,启动一批棚户区改造项目,完成3.05万群众回迁安置。建立社会保险待遇水平联动增长机制。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继续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确保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6%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9%以上。适时提高城乡低保等各类保障标准,完善社会救助制度,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系统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加快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医养结合,建成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122个、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站189个。加快西安图书馆新馆、广播电视发射中心建设,组织戏剧惠民演出1100场。启动市体育场改造项目,抓紧筹建西安奥体中心,加快建设区县标准足球场,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50个。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法律渠道,创建300个示范化社区(村)公共法律服务室。深入开展双拥创建活动,继续抓好民族、宗教、人防、地方志、档案等工作。
全力维护城市安全。深入推进“平安西安”建设,依法严厉打击暴恐、黄赌毒、涉众型经济犯罪等违法犯罪活动,提高公众安全感。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动态监管体系,切实加强对地铁、高层建筑、特种设备、市政公用管线、危险化学品和人员密集场所等的安全监管,扎实做好各类大型活动的安全风险评估与管控,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继续抓好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切实加强对学校、医院周边和城中村等重点区域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的综合治理,坚持疏堵结合,引导规范经营,努力让广大市民吃得安全、吃得放心。继续做好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强化水质管控和应急能力建设,确保饮用水水源水质合格率达到优良以上。完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筑牢城市安全“防火墙”。
(八)践行“三严三实”,全面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治政。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法定权限行使职权,将政府各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加强重点领域政府立法,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相结合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确保各项重大行政决策合法合规、符合群众意愿。加强各级行政决策、行政行为的责任倒查,对严重失误或者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依法追究责任。
坚持为民服务、高质高效。全面推行政务公开,积极开展“互联网+政府服务”,推进全程网上审批,让群众少跑路、不跑路。继续办好“行风热线”、政府网站和领导信箱,倾听群众呼声和社情民意,开展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加强与人民群众的沟通联系。推行市民电视问政,对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要公开曝光、坚决追责。形成上下贯通、层层负责的主体责任链,健全能定责、可追责的考核机制,条条线都要拉直绷紧。
坚持真抓实干、敢于担当。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要始终保持奉公为民的热情、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拼搏争先的豪情,为西安发展担当,为全市人民尽责,坚持低调务实不张扬、埋头苦干,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以“钉钉子”的精神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要探索建立合理的容错机制,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别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作为、锐意进取的干部,为担当者担当。
坚持清正廉洁、廉而有为。自觉向中央看齐,严格对照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严控“三公”经费支出,持续深入反对“四风”。进一步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大财政资金分配、重大项目建设、重大物资采购招标等重点领域审计力度,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对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零容忍、严查处,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西安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已经绘就,追赶超越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严更实的精神和作风,加快推进品质西安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