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全文)

2012年09月19日09:18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外汇局 逆差 国际收支平衡表 证券投资 资本和金融项目 资本流动 央行 藏汇于民

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2012年上半年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名义有效汇率累计升值1.6%,扣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实际有效汇率累计升值0.9%,在国际清算银行监测的61个经济体货币中,升值幅度分别居第16位和第22位,人民币在新兴市场货币中表现稳定。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累计分别升值23.1%和30.4%(见图3-4)。

 图3-4 1994-2012年上半年人民币有效汇率走势

数据来源:国际清算银行。

专栏5: 我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国际收支状况比较 国际上测度跨境资本流动状况,主要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本和金融项目(不含储备资产变动),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2005-2011年,中国、印度、巴西资本净流入累计分别为0.96万亿、0.39万亿和0.40万亿美元,俄罗斯资本净流出累计0.17万亿美元(见表C5-1)。具体比较各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可以发现,虽然同为“金砖”,彼此“成色”却不同。

表C5-1 2005-2011年“金砖国家”资本项目状况(亿美元)

我国资本流入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外国直接投资是“金砖国家”最主要的资本流入渠道,我国尤为明显。在流量方面,2005-2011年,外国直接投资累计净流入1.15万亿美元,占同期我国资本净流入的120%,超过印度、俄罗斯、巴西流入总和;外国证券投资累计净流入1696亿美元,仅占我国同期资本净流入的18%,印度、巴西分别为31%、47%。在存量方面,2011年末外国直接投资占我国全部对外负债的61%,明显高于印度、俄罗斯、巴西(分别为32%、41%、44%),而证券投资的比重仅为8%,远低于上述三国(分别为24%、21%、44%)。跨境资金流入以稳定性高的外国直接投资为主,意味着即使外部环境恶化,对风险最敏感、波动性大的证券投资撤离我国的影响也低于其他新兴市场。 全球银行业对我国净敞口规模偏低。过去几年,我国在跨境商业和银行信用(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其他投资的贸易信贷、贷款和存款)活动渠道的资金有进有出,2005-2011年累计净流入347亿美元,同期印度、俄罗斯、巴西净流入分别为1753亿、705亿和143亿美元。2011年末,我国跨境商业和银行信用活动项下对外净负债863亿美元,同期上述三国分别为对外净负债2697亿、1126亿和596亿美元。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2011年末全球银行业对我国债权来自欧洲和美国的比重(70.1%)低于印度(73.1%)、俄罗斯(94.9%)、巴西(93.3%),而国内债务人以银行部门为主(各国的比重分别为47.2%、27.3%、26.6%、14.4%),企业直接借债相对较少。这意味着欧美银行业的去杠杆化对我国的影响低于其他新兴市场,特别是实体经济可以从银行体系获得一定程度的中间缓冲。 我国贸易状况好于其他“金砖国家”。贸易状况是衡量一国对外支付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对于依赖资本流入弥补国内储蓄缺口的国家,如果流入的资金不能有效提升国际竞争力和改善贸易状况,将侵蚀偿债能力并最终导致债务性资本的撤离。实际上,贸易赤字与短期资本流入的结合通常被视为货币危机甚至是金融危机的前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的泰国就面临这种状况。相对于印度非石油贸易连续八年逆差、出口成熟度低于亚洲平均水平和俄罗斯、巴西的贸易顺差依赖于大宗商品出口,我国具有显著的贸易优势,如改革开放与稳定的营商环境、完整的制造产业链等,这使得过去十年间形成的出口竞争力在短期内既不会消失,也难以大规模外移。 回顾过去几年的国际收支状况,我国的跨境资本流动贴近实体经济活动,对于外部冲击具有较强的韧性,因此也避免了人民币汇率大起大落。2012年上半年,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名义有效汇率升值1.6%,巴西、印度、俄罗斯和南非四国货币分别贬值8.4%、贬值4.7%、贬值1.3%和升值0.1%。

(三)外汇市场交易

2012年上半年,人民币外汇市场累计成交4.48万亿美元,日均成交383亿美元,较上年全年日均增长8.2%。其中,银行对客户市场和银行间外汇市场分别成交1.55万亿和2.93万亿美元5(见表3-1)。 即期外汇交易平稳增长。上半年,银行对客户即期结售汇(不含远期履约)累计1.36万亿美元,较2011年全年日均增长5.1%;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累计成交1.73万亿美元,日均成交148亿美元,较2011年全年日均增长1.3%。2012年上半年,即期交易在外汇市场交易总量中的比重降至历史最低的68.8%(见图3-5),显示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汇率衍生产品的市场需求上升。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