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全文)

2012年09月14日10:23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造林绿化 草原执法 草地生产力 植被覆盖度 林权交易 生态营区 乡镇林业工作站 绿化覆盖率 绿化队 绿化工作

六、草原建设成效明显

草原建设遵循“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基本方针,着力落实各项草原牧区发展扶持政策,积极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推动草原生态、牧业生产和牧民生活持续协调发展。国务院制定出台指导我国牧区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召开了全国牧区工作会议,批准农业部等部门提出的完善退牧还草政策的意见,提出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的重要政策措施。2011年起中央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在草原牧区实施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按照“权属明确、管理规范、承包到户”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草原承包经营。目前,全国已累计承包草原2.43亿公顷,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73%,初步实现了“草定性、地定权、人定心”。继续实施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草地治理和西南岩溶地区草地治理试点等草原保护建设工程,与非工程区相比,工程区草原植被盖度平均提高10个百分点,高度平均提高42.8%。全年完成种草改良面积1046.67万公顷,建设草原围栏700万公顷。全国草原生态加速恶化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局部地区明显改善。

七、防沙治沙、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建设取得新成绩

防沙治沙取得重要进展。国家林业局编制印发《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规划(2011-2020年)》。指导新疆自治区启动了新疆防沙治沙工程规划编制工作,批准了新疆塔里木盆地周边、石羊河流域等区域性防沙治沙工程规划。组织开展了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期末综合考核,有力促进了地方政府问责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顺利通过第四次荒漠化履约评审。2011年荒漠化日期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专门发来贺信,充分肯定我国荒漠化防治取得的成效。全年完成沙化土地治理152.8万公顷。

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得到加强。全国新建自然保护区91处,国务院批准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4处。目前,我国林业系统已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126个,总面积122.69万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条件改善、数量增加、面积扩大,一些生物多样性丰富、自然资源好、保护价值高的区域得到有效保护。中央加大投入,用于北京百花山等4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基础设施改善和北京松山等10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能力建设。编制印发《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2011—2015年)》,启动拯救保护工作试点。加强大熊猫、朱鹮、金丝猴、扬子鳄等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实施蟒蛇、黄腹角雉放归自然。组织第二次全国陆生野生动物、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和第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工作。推进华盖木等重点野生植物示范性回归。

湿地建设扎实推进。发布《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公报》,举办第二届中国湿地文化节暨亚洲湿地论坛,产生《无锡宣言》。制定《中央财政湿地生态系统健康价值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和《湿地保护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建立稳定的湿地保护补助资金投入渠道。实施全国湿地保护工程项目42个,新增湿地保护面积33万公顷,恢复湿地2.3万公顷。全年新增国家湿地公园(试点)68处、国际重要湿地4处,国家湿地公园总数达到213处。

八、森林、草原保护进一步加强

森林、草原有害生物防控全面加强。出台《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建设规划(2011—2020年)》。召开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会议,与31个省区市人民政府签订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责任书。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治目标责任检查,实现发生面积、病株数和县级疫点“三下降”。实施美国白蛾联防联治,未发生严重灾害。建立重大、危险和突发林业生物灾害应急“周报告”制度。加快国家网络森林医院服务平台建设,已有天津、江苏、湖北等26个省市建成地方网络森林医院分院,聘用各级服务专家4800多人,基本形成了国家、省、市、县4级网院专家服务体系。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稳步推进,加强驯养繁殖场所监测防控,启用监测网络直报系统,开展边境联防联控试点和非洲猪瘟等外来疫病防控工作。全国共防治草原鼠害703万公顷,草原虫害534万公顷,鼠虫害防治面积较去年增加6%,草原鼠虫害生物防治分别超过80%和50%,遏制草原害虫蔓延的趋势。

森林、草原火灾扑救能力进一步提升。由多种卫星组成的卫星林火监测系统、国家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升级更新并投入运行,全国近600个森林火险监测站并网使用,预警响应速度得到较大提升。中俄第二次边境地区森林防火工作联防会议成功举行,中蒙、中缅、中哈联防取得进展,森林防火国际合作更加深入。强化军事管理区森林火灾防控。快速扑灭河北抚宁“4.12”、山东济南“4.18”等9起重大森林火灾,避免发生特大火灾。全国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和伤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8.1%、41.2%和15.7%。通过加强草原防火应急响应和火情监测预警,大力开展草原防火宣传培训和应急演练,继续加强草原防火基础建设,草原火灾防控成效显著。与“十一五”时期的平均水平相比,草原火灾发生次数下降63.7%,受害草原面积下降11.4%,草原火灾发生次数和火灾损失均处于历史低位。

森林、草原管理力度明显加大。制定《森林增长指标考核评价实施方案》。首次在80个县开展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建立和执行情况检查。基本完成省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稳步推进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和林地落界工作,积极构建全国林地“一张图”,第一次实现全国统一标准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全覆盖。修订《林木和林地权属登记管理办法》,印发《占用征收林地定额管理办法》,出台《商品林采伐限额结转管理办法》。颁布全国木材检查站“十二五”建设规划,开展木材运输检查执法监督年活动。完成西藏等6省(区)森林资源清查和联合国粮农组织遥感样地监测。启动县级单位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试点和乡镇林业工作站编制简易森林经营方案试点。加强草原保护建设系列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落实草原管护制度,依法推进基本草原划定,推行禁牧、休牧、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牧区已划定基本草原6200万公顷,禁牧草原面积9507万公顷,推行草畜平衡面积1.44亿公顷。

森林、草原执法力度加大。“亮剑行动”、“清网行动”等相继开展,有效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全年收缴林木木材50万余立方米,野生动物89万余头(只),收回林地8万余公顷,挽回经济损失40亿余元。深入组织开展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落实情况的专项执法检查,加大对各类草原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全年结案1.61万起,结案率为97.6%。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