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讯 4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在京召开了《2010年旅游绿皮书》的新闻发布会。该书主报告关于全球视野下中国旅游竞争力的分析,受到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
这份报告在分析此一问题时指出,在著名的“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中,之所以中国旅游竞争力对国家竞争力一直有着明显的落差,或者显得不平衡,那是此前我国环境措施、民生改善滞后于经济发展的一种显现;而随着我国环境政策和民生政策的落实,这种滞后的状况定会得到扭转,中国旅游业的竞争力也将迅速提升。
《旅游绿皮书》的这份报告分析说,世界经济论坛(WEF)《2009~2010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是2009年9月正式公布的,在这个年度报告里,中国的国家竞争力已经稳步地进入到全球的第29位;而在2009年3月世界经济论坛推出的《2009年旅游竞争力报告》里,中国却还只是第47名。如果将二者作一比较,便可以发现,中国旅游竞争力的落差,也实在是太大了一些。
该报告说,据《旅游竞争力报告》分析时所使用的自我比较的“竞争优势”与“竞争弱势“概念,可以发现,中国旅游竞争力也有21项是“优势项”,(占全部第三级指标的21/73,约为29%);而“弱势项”却有52项之多(占全部第三级指标的52/73,约为71%)。如果就其中的弱势项进行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自当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发展中重视不够,有的是一时财力难及,也有的是发展中产生的负效应(如“二氧化碳排放量”、“悬浮微粒浓度”、“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等等)。如一一检索这73项指标,则可以发现,诸如“获得改善了的公共卫生环境”、“获得改善了的饮用水”、“自然环境的质量”、“医师的密度”、“医院病床比”、“中等教育入学率”、“体育场馆数”等,其实也都是与本地的环境生态和本地的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所以说,改善了环境,改善了民生,旅游竞争力也就自然可以随之提高。
如果再将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竞争力指数”与“旅游竞争力指数”作一比较,还可以发现,它们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都有一些相似和相同的内容。在《2009~2010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和《2009年旅游竞争力报告》的相似或相同的类项里,中国的优势与弱势也是一致的。其中涉及老百姓民生的类项,不少在全球也都是弱势,如《2009~2010全球竞争力报告》里的“婴儿死亡率(全球排名第73)”、“教育支出(全球排名第123)”、“中等教育入学率(全球排名第89)”、“学校管理质量(全球排名第72)”等,实际也都处在全球中等线以下的位置。这也就是说,改善民生,就是增强了“国家竞争力”;同时,也就一并增强了我国的“旅游竞争力”。
值得老百姓高兴的,是从中央到地方都对此有了及时的觉察,而且也及时地作出了“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使全体人民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的原则选择,并进一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把更多财政资源用于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的重要决策。这不仅意味着30年来已经多有成效的社会发展、环境优化、民生改善的努力将会继续,而且从现在起,我国还会在弥补某些“欠账”的基础上有更大的提升。如果也就前面述及的旅游竞争力而言,这自然也是提升中国旅游竞争力的难得良机。
据《2010年旅游绿皮书》中《2009,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旅游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