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德县“三三制”城乡统筹扶贫模式

发布时间: 2014-10-14 17:04:18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扶贫办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化德县 三三制 城乡统筹 扶贫 模式

二是加大中心村农业设施建设力度,为务农贫困劳动力就近转移开发现代农牧业提供有利条件。近几年,化德县整合农林牧水和科技等行业部门资金,集中投向中心村,大力扶持发展以节水灌溉为重点的设施农业和以规模化养殖为重点的现代畜牧业。到2011年底,全县发展日光温室750多座、塑料大棚1000多座,节水灌溉面积达到6.5万亩;建成肉羊养殖示范村50个,覆盖农户2364户,建成年出栏千只以上肉羊规模养殖场6处。这些项目设施的建成,为整合撤并自然村后的务农贫困劳动力向设施农业和高效畜牧业集中,提供了有利生产条件和发展空间。如朝阳镇民乐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中心村,几年来,在“三三制”扶持下,该村整合利用财政奖补、农业综合开发、扶贫、企业捐助和农民自筹等资金1884万元,打配机电井45眼,发展膜下滴灌菜地4000多亩,建成蔬菜交易市场1处、蔬菜恒温库5500平方米。民乐村吸纳了周边乡村的52户贫困农民迁移到该村从事蔬菜种植,年收入一般是在原村庄收入的5-10倍,家庭生活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如贫困户陈国军,2008年以前生活在白音特拉乡兴无村,十年九旱的气候和贫脊的土地,使他家的年人均收入不足2500元。2008年,陈国军举家搬迁落户到民乐村,租赁了23亩水浇地种蔬菜,并由政府支持贷款2.5万元,购置904型胶轮拖拉机1台开展机耕服务,家庭年纯收入达7万多元,一举脱了贫。去年,陈国军家还盖起了3间90平方米的砖木结构新住宅。

三是加强迁出区的管理,逐步实现人退草还。对于生态环境恶化的迁出地区,化德县按照“不发展就是最大的发展”的理念,减少对此类地区的投资,以自然修复和人工种植相结合,逐步实现人退草还。同时,结合土地整理等项目,将撤并的村庄以及废旧的宅基地等进行复垦和草场恢复。如白音特拉乡民建村中心村建设,撤并“空心村”、“老龄村”8个,恢复生态400亩。几年来,化德县复垦土地270公顷、恢复草场3500公顷,草原植被逐步得到恢复。

第三是保障扶贫——鼓励支持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和特殊困难群体向互助幸福院转移,实行就近就地集中互助养老,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化德县农村目前60岁以上和无劳动能力以及伤、病、残等人员达1.6万人,占农村常住人口的26.4%,并且大多居住在人口稀少的“空心村”、“老龄村”。他们不仅物质生活匮乏,而且精神生活孤独。解决好这部分特殊困难群体的老有所养和基本生活保障,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

一是依托中心村兴建互助幸福院,实行老龄贫困人口向中心村收缩集中。针对分散养老成本高、管理服务难度大的实际,化德县注重发挥集聚效应,以中心村为依托兴建互助幸福院,把“空心村”、“老龄村”以及30户以下自然村的老龄人口,就近集中搬迁到生活服务设施相对完善的中心村互助幸福院,实行居住相对集中的互助养老方式。2010年,化德县在5个乡镇选择了12个中心村进行试点。2012年,整合投入5500多万元兴建互助幸福院22所,有1584户、3600人老龄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入住。该县计划按照“433”(2012、2013、2014年分别有40%、30%、30%的五保、低保及老龄贫困人口入住幸福院)工作进度,争取到2014年让全县60周岁以上及丧失劳动能力的伤残人员全部入住互助幸福院,实现集中供养全覆盖。

二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因地制宜改善集中养老设施条件。为了克服建设资金不足的制约,化德县整合民政、扶贫、农村危房改造、财政一事一议等方面的资金,采取有差别投入方式,因地制宜扶持幸福院建设。首先,选择农牧业生产条件具有发展潜力、生活设施相对完善的中心村建设幸福院;其次,积极利用撤点并校后闲置的旧校舍,以及乡镇、村委会撤并后闲置的办公室进行改扩建幸福院,既节省了建设资金,也盘活了现有资产;再者,尽量选择与村委会办公室相邻,使得幸福院与村委会在公共设施方面可以共用,避免重复建设。在整合和新建过程中,做到了水、电、暖、仓房等生活设施配套,文化活动、图书阅览、医疗卫生、便民小超市等设施齐全,并在院内全部实施“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切实改善院民居住生活条件。

三是实行“集中居住,分户生活,统一管理,互助服务”的供养模式。农村60岁以上老人及丧失劳动能力的伤残人员入院,每户可免费获得一套31.3平方米的小型住房,他们既可以按照原有的习惯安排自己的饮食起居,继续拥有居家生活的方便,又可以邻里间相互关爱帮助,消除寂寞和孤独感。中心村社区统一负责互助幸福院的管理工作,并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从而提升了养老生活质量。入院老人原享受的低保、养老金等政策仍然继续享受。这种依托中心村建立互助幸福院,实行集分结合的互助式供养,既吸收了传统的集中供养和居家养老的优点,也克服了两者的弊端,是一种农村社会保障合宜方式的实践创造。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