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三三制”扶贫模式的基本内涵
化德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三制”城乡统筹扶贫模式的基本内涵是:
首先是就业扶贫——鼓励支持农村贫困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向二、三产业集中,由农牧民变为产业工人、变为城镇居民,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一是大力培育工业支柱产业,切实增加农牧民转移就业岗位。“十一五”期间,化德县提出了“加速产业聚集、打造产业龙头、做大产业规模”的思路,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扶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全县主导性工业产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服装、重化工、风能发电、矿产品开发和农畜产品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体系,为贫困农牧民进城务工提供了3万多个就业岗位。化德县有加工羊驼绒服装的传统。2006年,县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发展服装产业的优惠政策,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了占地12万平方米的服装加工园区,促进服装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企业用工需求迅猛增长。2012年,又新建了20万平方米的服装创业园区。目前,县城长顺镇已经集聚了羊驼绒服装、絮片加工企业257家,仅这一行业就提供就业岗位2.5万多个。
二是实施“无土移民”工程,切实解决农牧民移民进城安居问题。所谓“无土移民”,是指通过城镇二、三产业拉动,引导进城务工的农牧民举家搬迁,告别土地,定居城镇,使其既能乐业,又能安居,真正实现由农牧民变为产业工人,变为城镇居民。化德县把“无土移民”工程纳入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十一五”以来,先后组织实施了五期“无土移民”工程,整合生态移民、易地移民、扶贫专项、财政配套等各类资金2.05亿元,建成移民楼48栋,总面积14.8万平方米,解决了1万多进城农牧民的定居住房问题。每套住房造价不超过5.5万元,移民只需自筹2万元,其余由政府补贴。为解除定居移民的后顾之忧,化德县出台了“四个不变”的优惠政策:移民子女进城上学享受“两免一补”政策不变;移民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不变;移出后原承包的耕地、草地、林地经营权、受益权不变;移民的父母随子女进城后原享受的农村低保待遇不变。
三是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切实提升进城农牧民的就业能力。近几年,化德县累计整合投入扶贫、就业等专项培训资金1250多万元,采取基地集中培训、委托企业培训、下乡流动培训等多种方式,为农牧民免费开展就业培训1.65万人次。通过培训,提高了进城农牧民转岗就业能力,使95%的进城农牧民能顺利在服装加工、建筑、商贸服务等用工单位就业。
其次是开发扶贫——鼓励支持务农贫困劳动力逐步向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中心村转移,集中从事设施农业和高效畜牧业开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是因地制宜调整村庄布局,科学规划重点建设中心村。化德县有约40%的自然村属于生存环境恶劣、常住人口稀少和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空心村”、“老龄村”。如果“机械地”对这些村就地实施整村推进,大搞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扶贫成本很高;二是由于水资源严重匮乏,立地条件太差,就地搞开发式扶贫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化德县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确立了“合并小型村、消除空心村、搬迁老龄村、缩减自然村、建设中心村”的思路,编制了《化德县村镇体系规划》,合理调整村庄布局,依据“以水定位、无水走人”的原则,把区位优势和立地条件相对良好、辐射作用相对明显和具有开发现代农牧业潜力的村庄,确定为中心村,进行规划和重点建设。结合整村推进,加强中心村的农业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切实改善中心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如白音特拉乡民建村,既是整村推进重点村,也是规划建设的中心村。2011年,县扶贫办整合投入扶贫资金277万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7万元),扶持民建村打机电井6眼、开发水地1200亩、节水改造膜下滴灌700亩,支持贫困户搬迁房舍建设900平方米等,有力推进了中心村建设。到目前,全县已撤并生产条件差、居住户数不足30户的贫困“空心”自然村64个,建设中心村30个,转移“空心村”、“老龄村”贫困人口2000余人。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全县将建设50个中心村,撤并“空心村”、“老龄村”144个,转移贫困人口7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