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农信社小额贷款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2014年02月14日16:52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农信社,小额信贷,海南文昌鸡,农村金融,小额贷款

  海南农信社小额贷款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鼓励金融创新”。今年中央1号文件也要求,“强化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职责”,“建立适应‘三农’需要的专门机构和独立运营机制”。海南农信社经过6年的探索实践,不仅在破解农民贷款难问题上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同时,他们改革创新的模式与思路,对于我国未来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短短6年实践,从濒临破产,到年盈利数亿元,从全国资产状况最差排名殿后,到改革进步度综合指标连续多年全国同行业排名第一,海南农信社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的坚定支持下,高擎改革大旗,克服重重困难,冲破体制机制弊端束缚,怀着对农民的真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怀着农村金融市场大有可为的发展信念,在切实服务“三农”中得到壮大和发展,是最鲜活的农村金融改革的成功范例。

  一、发展农村金融,必须要跳出金融看金融。从全国范围来看,专门针对农民做小额贷款的不多,能做大做强的基本没有。海南农信社小额贷款之所以能发展起来,关键就在于他们敢于抛开传统金融思维、金融体制的束缚,针对农村的发展、农民的需要、农业的特点,从体制机制、企业文化以及人员配备上大胆创新。有人曾笑言海南农信社“把搞农业那一套拿来搞金融了”,但是,这也许正是他们发展的精髓所在。不懂农业不懂农村的人,是搞不了农村金融的。必须要在坚持金融基本规律的前提下,以“跳出金融看金融”的理念来发展农村金融。

  二、农村金融可以实现自身发展与服务“三农”的有效统一。农村金融成本高、风险大,这种固有的认知导致农村金融被贴上了“赔钱”的标签。商业性金融机构真的只有趋利才能赢利吗?海南农信社的发展证明并非如此。农村金融市场是需要培育的,只要产品设计得合理,完全可以让小额贷款机构覆盖成本甚至有所盈利,并获得可持续发展。相对而言,弱势地区弱势行业、弱势群体更珍惜自己获得贷款的机会,更珍惜自己的荣誉。关键在于我们的金融从业者们,是否愿意给予他们足够的机会。实际上,这同样也是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机会。

  三、农村金融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有效支持。小额信贷额度小、服务对象点多面广且非常分散,因而需要付出较高成本,但农民普遍难以承受较高的利息负担。必须要发挥好政府政策支持作用。例如海南实行的小额信贷财政贴息这一项,有人算过一笔账,政府每贴息1元钱就能撬动小额贷款44元。如果国家把更多的扶贫资金用于小额信贷贴息,不仅可以让农民获得发展资金,增强农民市场意识,还可以实现扶贫资金的有效性和普惠性。

  四、农村金融应注重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海南农信社非常重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这是因为小额信贷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的优点十分明显:一是同社社员大多是乡里乡亲,对彼此的行为有一定约束力,有利于对小额信贷运行过程进行监管;二是合作社牵头人大多是当地生产经营方面的能人和致富带头人;三是合作社驾驭市场和抗风险的能力较高。好的合作社能成为金融机构向农民发放小额信贷的好伙伴、好帮手,抓住一个好的合作社就能有效服务千百个农户。

  五、要注重农村金融多重社会价值的开发。农村金融的经济价值广为人知,同时,他还具有多重社会价值。例如,小额信贷发展起来后,有效解决了农村高利贷泛滥的问题,对于维护社会稳定起到积极作用;小额信贷技术员队伍的发展,促进了党群、干群关系密切,为我们党培养合格的基层干部、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实例;此外,“一小通”所采取的诚信奖励金制度,有利于社会的诚信环境形成,对改善海南金融生态环境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提醒我们要更重视农村金融社会价值的开发,更好地发挥推动“三农”发展的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5   6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