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给每个贫困村三五万元的“互助基金”,每个农户入股50到200元,每次借款控制在1000至5000元左右发展生产,对于贫困村脱贫致富可谓是点点星火。然而,就是这点点星火的循环滚动,却即将形成贫困村脱贫致富的燎原之势。
我省从2005年开始先后在霍山、太湖、金寨3县进行试点,然后在全省30个国家和省定扶贫工作重点县推进贫困村村民生产发展“互助资金”改革,已建起“互助资金”组织733个,入“互”农户发展到28390户,受惠“互助资金”扶持的农户达12483户,年人均增收500元。
点燃致富希望
“我前年学着别人也从‘互助资金’借款1000元搞毛竹加工,为镇上的竹胶板厂生产半成品竹帘,当年净赚近万元,去年扩大生产净赚3万元,算是站住脚了。”不久前,来到霍山县诸佛庵镇深山区定会庵村,在山坳里一个机声轰鸣的小型毛竹加工厂前,厂子的主人韩克富笑着告诉记者。
该村是霍山最边远的贫困山村之一。由于缺乏资金、门路发展生产,村里30户人家年人均收入始终没超过1000元。前年开始,政府先后无偿拨给村里4万元“互助基金”,群众每户入股200元,开展“互助资金”改革试点。在县乡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由全体村民大会民主推选公道正派、有一定管理能力和责任心的5人组成“互助资金”管理小组,并民主讨论制订了章程和管理制度,规定借款期限分半年和一年,利息分别为5厘和6厘,一次最高限借5000元,按照“民有、民管、民用、周转使用,滚动发展”的原则运转。通过入“互”借款,利用当地的毛竹资源搞加工,一户获利万元,次年便发展起5户,还有两户搞茶叶加工,10户发展竹、桑、茶园或贩运等,全村户户受益,去年人均收入破天荒地达到2600元,今年则可望突破3000元。
“互助资金”星火虽小,但却能点燃贫困村农民的致富希望,往往是一人趟出路,众人跟上来。太湖县小池镇张冲自然村村民何其应,去年初从“互助资金”借款5000元发展肉鸡规模养殖,半年获利2万元,全行政村入“互”借款规模养鸡户随后迅速发展到70多家,当年全村人均增收1500元;金寨县天堂寨镇渔潭自然村村民汪加炯从“互助资金”借款3000元,依托当地旅游资源,办“农家乐”获利万元,次年村里入“互”借款办“农家乐”的就达到5家;霍山县但家庙镇仓房自然村村民倪克松,从“互助资金”先后借款9000元,发展规模养猪年获利2万元,次年村里入“互”借款规模养猪的就有7户,年出栏生猪100头……
思考一:哪个贫困农民的心头没有发展致富的希望!但是,这希望又被那无情的市场风险和缺少致富本钱、门路等客观因素禁锢着。像堆积的干柴期待着火星,扶贫“互助资金”就是这火星。致富希望点燃了,加之滚动发展永续利用的资金基础,贫困村实现全部脱贫还会远吗?
锻造发展人才
“本来家里就穷,养猪亏本又欠了近万元的债,当时我对生活都失去信心了。是‘互助资金’借款使我重新振作起来。”太湖县小池镇张冲自然村村民韦思来说起这话颇为动情。去年,他从“互助资金”借款5000元养猪100头,赶上了好行情,还了借款,还获利2万多元。养猪成功,银行也敢贷款了。他不仅乘势扩大养猪规模,今年可出栏肥猪360头,还贷款7万元,建起年产10万多公斤的饲料加工厂,带动本行政村70多个规模养鸡户,成为带富一方的小企业家,还带动周围200多农户发展饲料粮生产,年人均增收300元,。
贫穷往往会淹没人才。霍山县佛子岭镇孙家冲村民潘先权,高中毕业后25年间,每年有一半时间每天下午上山砍毛竹,次日上午肩扛三根粗大的毛竹,翻山越岭步行七公里多进城卖竹,换些油盐钱,直到3年前4口之家年人均收入还只有1200元。去年,这里搞起“互助资金”改革,他入“互”借款3000元办起茶叶加工厂,当年获利万元。“今年我扩大茶叶生产,年产值达26万元,纯利达3万多元呢。”潘先权说起这话不无自豪。由于他办起了茶叶加工厂,还带动周围5个村民组170多户茶农种茶增收,使上等鲜茶叶平均每公斤涨价4元。他成了当地“大能人”。
“互助资金”不仅使大批贫困村民受惠脱贫致富,还在发展生产中造就了一批能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经营人才。霍山县诸佛庵镇定会庵村5家毛竹加工厂,有4家是最先办厂的村民韩邦德带起来的。韩邦德通过入“互”借款加工毛竹,逐步发展到收购这些半成品生产竹胶板远销江浙,年营销额迅速发展到500多万元,年获利10多万元。不仅吸纳了本村全部和邻村8名富余劳力务工,同时还带动周围14个村民组的350多个农户发展毛竹生产,使当地毛竹平均每根涨价5元,仅此一项为农民年增收72.5万元。
据悉,短短两年间,仅革命老区金寨县,通过“互助资金”就催生了农副产品加工型“小能人”61位,带动6650多农户增收。
思考二:贫困村之所以难以脱贫,还因为缺乏发展人才。贫困农户经过“互助资金”扶持进行小规模经营,不仅逐步积累起资金,趟出了门路,还锤炼出经营能力,更培植起自信,这能力与自信的叠加就铸造出发展人才,而资金、门路和发展人才的叠加,就等于一个贫困村子的脱贫致富。
开发乡土信用
财政将贫困村村民生产发展“互助基金”直接拨到村,由村民自己管理,能否管理得好?会不会被村民们分掉打了水漂!?曾有人提出过这样的疑问。实践证明这种疑问是多余的。
金寨县油坊店乡板冲村村民刘庆地谈起这个话题颇为动情:“这‘互助资金’是政府帮咱开的‘自家银行’,把钱分了,那不等于自己断了发展的路?”大部分“互助资金”村,不仅入“互”农户由少到多,入“互”股金也在自愿逐步增加。
与以往扶贫项目不同的是,这项改革不仅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逐级成立领导小组,层层开展政策和业务培训,切实加强对资金运作安全的监督,还充分调动了贫困村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从民主选举‘互助资金’管理小组成员,到讨论制订管理制度和章程、保障公平运转,绝少能见到村民们这样积极认真。同时,以自然村、往往是同姓同族为管理单位的‘互助资金’组织,较好地开发利用了乡土信用。”省财政厅副厅长张广寿深有感触地说。
“咱不能坏了规矩。爹借的钱我还!”金寨县青山镇船丰村村民查全奎从“互助资金”借款500元发展养猪,因猪死亡,无力按时还款。已经分了家的儿子查月林主动按时替父还款;该县古碑镇宋畈村袁湾村民组村民宋承月,从“互助资金”借款3000元买桑苗发展蚕桑,因在外地打工一时不能按期返回还款,他便电请好友、借款担保人袁文生代还,还一再嘱咐“千万别误了期限,让老少爷们看不起咱”。太湖县北中镇马嘶村新街组在“互助资金”管理中独创了信用等级差法,将全组农户信用状况分为A、B、C、D四个等级,规定相邻等级借款额相差1000元。村民们都争当A级诚信户,谁也不愿失信于人。
据悉,在先期进行改革试点的霍山、太湖、金寨3县,“互助资金”到期还款率均在98%以上,至今无一户呆账,资金运转平稳而高效。
思考三:贫困村村民生产发展“互助资金”改革不仅调动了政府和群众两个积极性,为扶贫资金的安全、高效运转增加了一道保障,更为重要的是,较好地开发利用了乡土信用。而这种“信用”的锤炼,则是贫困村民脱贫、走向市场、最终走向富裕所必备的最重要的基本素质之一。(汝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