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9日电 近日,记者来到鸡西市大恒山矿的“建设采石场”看到,巨大而错落有致的岩石上,10余名采石工抡着大锤,发出叮叮当当有节奏的声音。这里就是曾经的下岗特困职工李士文的采石场。
几年前,在立新矿工作的李士文下岗了,他的妻子无工作,孩子刚上小学,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为了生计,李士文在路边扛过大板锹,给别人打过零工。2003年,鸡西市检察院检察长与李士文结成了帮扶对子。他们经过认真的调研和市场分析后,认为开采石场是一个很有发展的脱贫项目。
由于项目选得准,市场销路好,李士文的采石场开办得红红火火,每天可以生产800多块标准石块,李士文的2万元贷款已按期偿还,同时,他还雇用了10名下岗职工,每名职工每月收入也达1700元左右。
一项工程改变36万贫困人口命运
我省传统产业比重较大,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了大批下岗职工,相当数量的特困职工中存在着就业难、就医难、住房难、子女上学难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省委经过专题调查研究,决定在全省实施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组织动员全省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领导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与特困职工交朋友,通过传授科学技术、信息引导、经济资助、精神鼓励等办法,帮助特困职工转变择业观念,拓展生产门路,改善生活条件,帮助企业扭亏增盈,通过精神上扶志、生活上扶贫、能力上扶技、经济上扶业,帮助城市特困职工逐步走出困境,实现脱贫致富。
截至目前,该工程已进行两轮历时六年,有16505个单位的340802名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分别与311994名特困职工结成了帮扶对子;累计立项203408个,启动实施270625个;累计筹集资金82893.7万元,投入启动项目资金51740.8万元,经营产值达103798.5万元。364582名被帮扶特困职工实现了再就业,被帮扶特困职工家庭基本实现了脱贫,并出现了38272户月收入超千元、年收入超万元的致富户。
穷在深山有远亲
4年前,刘士春从鸡西矿业集团建筑公司下岗后患上了股骨头坏死,为了治病,这个本已入不敷出的家庭又背上了新的债务,而且经过多方治疗后,刘士春还是被用担架抬回了家。这时,妻子向他提出了离婚,上初中的儿子面临辍学,刘士春一度丧失了生活的信心。
2003年11月,黑龙江科技学院和建筑工程公司共同商定把刘士春作为第二轮“一帮一”帮扶对象,帮助他扩建原来仅5平方米的小卖店,增加经营品种,并为他送来了近1万元的建筑材料,新建了一个近30平方米的粮油店。如今夫妻俩生意日渐红火,月收入600余元。有了稳定的收入后,刘士春的病情也有了明显好转,夫妻和睦,儿子考上了鸡西技工学校,一家人又恢复了往日融洽。
省总工会负责人介绍,我省开展的“一帮一”工程使多年来开展“送温暖”活动步入社会化、制度化和经常化轨道,突破了解一饥难解百饱的做法。工程从开始实施就确定了开发式扶贫的方向,把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把“治穷”与“治愚”相结合,把“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把资金支持与政策倾斜相结合。在操作上,坚持把经济上扶业作为主攻目标。在项目开发上,根据被帮扶人的技能特长立项;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资源优势选项;根据区位优势和市场趋势定项,并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鼓励项目开发;根据项目大小给予贷款支持。截至目前,有31.2万名特困职工享受到税务、工商、卫生、烟草等部门减免税费的优惠政策。
创新工作思路,延长“帮扶链条”
因为“帮扶链条”延长,目前,我省帮扶对象已由个人向帮扶困难企业转变。而绥化市威森服装有限公司就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他们用省扶贫办投放的50万元扶贫贷款更新设备,增强了生产能力。公司年生产能力由原来的20万件套,增加到40万件套,产值由原来的3000万元,增加到4800万元。培训下岗职工255人,推荐安置下岗职工就业70多人。公司200名员工中有90%是下岗职工,全部实现脱贫。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省帮扶力量已由第一轮初期的7.2万人增加到二轮累计34.1万人;帮扶对象由特困职工向贫困职工和贫困居民延伸。因为“帮扶链条”延长,目前,全省有19.7万名贫困职工提前进入扶贫开发领域,在两轮工作周期内,完成了四轮工作任务。同时,扶贫项目开发以市场为导向,依托生态优势、资源潜力和经营能力,向养殖、种植、运输、加工、劳务输出、社区服务等产业转移;帮扶目标由帮助解困向帮助致富延伸;帮扶层面由帮扶特困职工向帮扶企业解困延伸。几年来,帮扶单位共为企业清缴欠款26229.9万元,帮助企业解决困难142902件。(陈渌 韩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