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是石楼县小蒜镇教朋焉移民新村曹侯平、周小平双双大喜的日子,这天两小伙子分别在刚刚建起的移民新房里迎娶了各自的新娘。他们高兴的逢人就说,没有扶贫移民,就没有他们幸福的今天。
山西许多自然村分布在各山区的圪梁上、沟岔里,每村不足百人,被形象地称为“山庄窝铺”。当地群众形容这里是:“山山和尚头,坡坡鸡爪沟,种田难见苗,十亩一担挑”。蜗居深山的村民们不光增收难、看病难、吃水难、行路难,孩子上学和年轻人结婚找对象更是难。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边远山区特困群众的脱贫问题,山西省省委、省政府把扶贫移民作为省长工程,列入新一届政府要办的10件实事之一,不断加大了扶贫移民工作的力度,已经走出了一条从着眼“治穷病”到着力“拔穷根”的扶贫新路。该省从1996年到2006年底,全省共投入扶贫资金8.6亿元,建设扶贫移民新村542个,扶贫移民惠及贫困人口32万。他们的主要做法:一是制定了“政府引导、群众自愿、自筹自建、适当补助”的方针,坚持了“有土安置、整村整体搬迁、移民新村建设规模适度”的原则,出台了“在国有荒地上建移民新村,土地无偿划拨;移民户子女入学,免收转学费、择校费、插班费;移民户在迁入地有永久性居住权并在办理土地、户籍、房产等手续时,除工本费外,其余全免”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对全省的扶贫移民起到了很好的组织、引导、推动作用。二是千方百计加大了对扶贫移民的支持力度,全省用于扶贫移民的资金从“九五”期间的每年平均1000多万元增加到今年一年就投入1.9亿元;移民建房补助款由起步时的每人1000元,逐渐递增到现在的3800元。三是选择推广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扶贫移民方式,革命老区兴县的部分乡镇采取了并村移民的方式,对环境恶劣且十分贫困的小村,就近并入条件好、比较富裕的行政村;石楼县采取了几个贫困小村合并建设移民新村的方式,把需要移民而且相对集中的几个特困村,选择移往条件便利、基础设施好的地址,统一规划建设移民新村;岚县东村镇、临县兔坂镇等乡镇则采取了并入中心集镇的方式实施扶贫移民。四是下大力气帮助扶贫移民户发展赖以生存的脱贫产业,方山县大武镇水沟村接收东阳、李家则、伴官局、芦家社四个村后,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帮助扶贫移民户走兴牧致富的路子,该村近三年共退耕还林1700亩,除每年可享受补偿粮食17万公斤、补助款3.4万元以外,土地全部间作苜蓿,实行林草间作,发展畜牧业,目前全村扶贫移民户已发展舍饲小尾寒羊200只,户均一只。岚县刘家沟、小万村的刘元柱、翟乃珍等6户迁入东村镇康陈移民新村后,依托该县工业园区,做起了小买卖、跑上了运输等行业,日子过的很红火,最近分别给自己的儿子们娶回了新媳妇。静乐县五家庄移民村是个拥有2000多人口的移民村,该村是全省扶贫移民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的示范村,当地政府不仅帮助村里建设完善了水、电、路、校等设施,还扶持村里建起了可容纳400头牛的股份制养殖场和15栋温室大棚,使移民户收入大幅提高。
眼下,扶贫移民这项事关山西省几十万山庄窝铺贫困群众根本利益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正在扎扎实实地稳步向前推进,正如山西省扶贫办刘昆明主任所说:我们所搞的扶贫移民工程,不仅要立足当前帮助贫困农民“治穷病”,而且要着眼长远扶持他们“拔穷根”,使我省地处山庄窝铺的贫困户,能够尽快走出世代居住的大山,告别恶劣的生存环境,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环境,稳定解决他们的温饱,逐步使他们脱贫致富。(苏继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