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核心提示:
“4+2+1”家庭结构,是专门指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出现的一种家庭结构,这种家庭由夫妻双方的双亲、夫妻二人和一个孩子组成。这种家庭结构,在计划生育实施30多年后,已成为很多家庭的“标准配备”,而最上层的“4”更已开始步入老年人行列。如何破解“独子养老”时代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渐已成为人们的热点话题。
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至今已整整30年,这意味着生于1980年代初的很多独生子女,已步入而立之年。生下的孩子,大都已经开始蹒跚学步,而与此同时,这些孩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和父母的养老问题,也随之开始浮现。
祖父母、外祖父母和父母,再加上孩子本人,正好构成了“4+2+1”的家庭结构,这种家庭结构的养老压力,显而易见。
叹!
独子家庭愁养老
再过一段时间,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紫荆社区居民乐慧娜的儿子就要结婚了。即将“升级”当婆婆,乐慧娜心里既高兴又有点担心。
乐慧娜的儿子,是这个家庭的独子,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在北仑一家医院工作,收入比较稳定,对父母也很孝顺。“我未来的儿媳妇也是独生子女,工作不错,人也很好。”她说。
对乐慧娜而言,目前的一切,都是顺风顺水,让她很满意。“只怕将来生下的孩子要辛苦喽!”她心里担心的,只有一点:将来孙子或孙女怎么来应付这么多老人的养老问题呢?
乐慧娜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她给记者列了一张表格:未来儿媳妇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中,有一位已过世,还剩下3位,加上她本人的父母,儿媳妇一方共有5位老人需要照顾;她家这一边的情况,也一样,将来同样有5位老人需要照顾。
于是,在乐慧娜儿子结婚后,家庭结构表格将会是如此:在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这一辈,共有6位老人;之下的一层,有4位老人。“我儿子和儿媳妇需要照顾的,是10位老人。”
“我曾经照顾过病人,这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乐慧娜说,尤其是照顾卧病在床的老人,女人通常力气小,帮老人翻个身,就要男人来帮助,一旦一个老人卧病,就意味着至少要两个人来服侍,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儿子儿媳妇又要工作养家,又要照顾老人,精力和体力根本没法承受;即使能承受,在经济上,是否能承受这么大的医疗和养老费用,也是个未知数。
“这些老人,都是儿子和儿媳妇的至亲,一旦有个病痛或者什么事情,照顾老人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人数这么多……”说起未来,乐慧娜不禁皱起了眉头,“就怕到时候我这个做母亲的自己也老弱多病,不能分担,还增加负担。”
更让乐慧娜担心的,还有未来的孙子或孙女:“到他们这一代,更麻烦,如果和现在情况一样,他们要承担14位老人的养老或医疗问题。”
乐慧娜和丈夫两人,是企业退休人员,积蓄有限。为了应对这个即将出现的养老难题,她早早就已开始准备:成为一名积极的社区养老志愿者,和一名叫作徐绮璐的老人结对,希望用现在自己对老人的付出,能“换来”将来自己年迈时,有比她更年轻一点的老人来照顾她。
平时生活,她也非常节省。
“实在不行,只能想办法住养老院了。”她叹息道。
危!
独木难支压力大
根据《浙江省2011年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1年,我省每百人中有17人是老人,每百名老人中有近25名是纯老家庭人口,有9名是失能、半失能老人。
这揭示了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浙江人正在迅速变老。
“未来20年内,我省将有1000多万人步入老年。”有关人士认为,由于目前我国的养老,基本上仍然以子女赡养为主,这也意味着绝大部分的负担,将会由这些老人的独生子女承受。
北仑区新碶街道紫荆社区的老龄化情况,也印证了这一说法。社区居委会主任王春风介绍,紫荆社区是北仑最“老”的社区,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1000余人,占总居住人数的约20%。
独子养老时代,靠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很不现实。那么,到养老院?可如今,公办的挤不进、民办的付不起。
黄成从江西一个小村庄考入杭城一所高校,大学毕业后,留在杭州工作,然后顺其自然地娶妻生子。如今的他事业蒸蒸日上,小家庭美满幸福。然而,作为独子,老家的父母是他最放心不下的牵挂。
一个月前,他回老家才得知,爸爸前不久刚做了一次手术,怕他忙抽不开身,就没告诉他。“我在杭州有什么事,一般也不会告诉老人,怕他们担心。”黄成有些神情黯然地说,“我也想把二老接来,可他们撇不下自己的家,况且还要和其他亲戚一起照顾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即使他们来了,我也没什么空照顾,反而还要他们帮助照管孩子。”
相对一般的独子养老问题来说,像黄成这样进城打拼的独生子女,面对父母的养老负担,更加沉重。
“农村的年轻人为了提高收入,进入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城市的养老负担,但农村的老人养老怎么办,将会成为更大的难题。”一位业内人士说。
自然,经济条件允许的话,还有很多养老模式可以选择。就像现在,每年从杭州到海南岛过冬的老人,不下数万人。据相关调查称,海南有187家医院,两万多张病床,4万多医疗从业人员,可以应对860万常驻人口和2300多万旅游人口和几百万个“老候鸟”医疗需求。
在安吉和临安等地,也出现了很多“老候鸟”。记者日前在安吉采访时,就遇见了一位从上海来的老人,他已在安吉住了3年。“上海住房紧张,所以搬到安吉,一方面算享受大自然,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养老。”可是,这些老人毕竟为数不多,更多的老人,或收入有限,或体弱难远行,或生病需要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