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真实性迎受挑战
与2000年的“五普”相比,经过10年的飞速发展,城市化、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加剧、利益多元化、社会心理变化,都给此次人口普查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其一,人口流动的规模、范围、频率都在增加。“与‘五普’相比,全国流动人口增加了5000万以上”,于学军说。顾兖州则预计,北京的流动人口大概比“五普”时翻了一番。居住地和工作岗位不稳定,是流动人口的最大特点,入户面访难度很大,不易查准。“为得到更趋准确的普查数据,此次普查对流动人口既在流入地登记,也在流出地登记”,于学军说。
其二,人户分离现象非常严重,即人口的户籍登记地和居住地是分离的。国家统计局人口与就业统计司司长冯乃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般城市人户分离大概占到了30%到40%,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占到了50%以上。“这导致入户普查时容易‘漏人’”,顾兖州说。
其三,城市化、动迁、行政区划改革,影响查准人数。以北京为例,今年纳入市政府拆迁的城乡接合部就有50个村,各区县政府还有一批拆迁村,拆迁力度明显加大。“按照现行拆迁政策,在安置之前一般要有2~3年的租房期,居民分散居住,影响普查数据准确性”,顾兖州介绍说。
其四,居民隐私观念增强,配合程度有所降低。这在顾兖州看来是人口普查最大的难点。“六普”的普查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户口登记状况、受教育程度、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普查员入户持三类表格:短表、长表和外籍人员登记表、死亡登记表。其中短表需要填写18项,长表需要填写35项。
“特别是在一些特殊地区如高档社区,名人、外地人、境外人口多,入户难度更大”,顾兖州表示,“住房几居室、有没有独立卫生间、抽水马桶等都要记录。现在商业调查比较多且不规范,这使得居民对入户调查较为警惕,出于保护个人和家庭隐私的顾虑,一些居民不愿意透露实情。”
其五,瞒报人口问题。“个别地方确实存在故意瞒报或多报人口数量的问题”,于学军说,“低龄人口,特别是学龄前人口不及时进行户口登记、新生婴儿死亡不及时申报,以及老年人口死亡后户口未能及时注销等,是难点问题。”
这些难点给此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提出了严峻挑战。于学军指出,目前正值“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期间,迫切需要全面、客观、可靠的数据支撑。“但我还是要强调,由于主客观原因,普查数据质量不容乐观。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看普查登记的结果,也要对普查的数据进行客观的分析,力求全面真实反映实际情况。”
|